卷叁 第十三章 琉球处分(第7/9页)
负责最终拍板的,还是伊藤博文。他在听取了双方意见之后,最终选择了后者。
当年8月2日,法务省对此次杀人案进行了正式宣判:首谋者奥平昌纲,判处有期徒刑五年,其余从犯6人,分别处有期徒刑一至五年。再其余的那些跟着拥在人群里丢臭鸡蛋的,一律不问。
之后,明治政府生怕再引起类似的事件,所以开始对冲绳实行怀柔政策,比如时不时地给当地群众免个税,发点购物券啥的,而百姓们一来拿人家手软,二来也见识到了日本军警的厉害,所以还算给面子,不再跟明治政府对着干了,一时间倒也风平浪静。
而就在这个时候,此次事件中一直被当作局外人的清政府终于要有所行动了。
这是肯定的,人都把自己的属国给变成县了,再不动弹动弹就该骑头上拉屎了。
其实李鸿章也并不是每回都想跟日本这么人五人六地较劲,更不用说兵戎相见了,因为他不是一个喜欢把事情给弄大的人,可现如今这事儿似乎没什么和平途径可走,你要指望着日本人能客客气气地把吃进嘴里的肉给吐出来,那实在是太过天真了。
正当李大人反复纠结到底怎么办的时候,要说也是天佑大清,机会很轻易地就降临了,清光绪五年(1879年)六月十二日,美国前总统格兰特访华,并在天津会晤了北洋大臣李鸿章,在见面会上,李鸿章先是简单扼要地说了一下琉球事件的大致情况,接着,他请对方亲自出面交涉,好让日本把吞进去的东西给吐出来。
格兰特相当仗义地答应了对方的请求,并且表示自己因为已经卸任,所以正在环球旅游中,中国的下一站便是日本,等他到了那里之后一定找日本人好好谈谈,这些兔崽子也忒不厚道了,才出道多少年哪就抢起自己老师傅的东西了,这以后还想不想在国际社会上混了?
李鸿章闻言大喜,连忙请格兰特吃了很多中国的美食。
美国人给日本人留下的印象历来都是非常强悍且危险的,现在如此自是不必多说,其实当年也一样,因为再怎么说,日本闭关200多年的国门,就是让大老美给轰开的。所以当格兰特要来到日本帮着清朝来交涉琉球事务的消息传来之后,明治政府内顿时一片恐慌。除了西乡从道等几个横不怕死的二愣子打算真刀真枪地跟美国人过过招儿之外,其余人等基本上都产生了一种赶紧把琉球还回去的想法,而伊藤博文更是亲自找到了寺岛宗则,表示现在事情终于闹大了,您老兄看看该怎么着?
寺岛宗则不慌不忙,微微一笑:“我正等着这一天呢。”
伊藤博文的表情非常复杂:你牛,你真牛,那你去跟那美国的大总统谈谈琉球的那些事儿?
寺岛宗则依然笑容可掬,并且把一本不知何时从兜里掏出来的书在伊藤博文跟前晃了晃:“只要有这玩意儿在,绝对不会有问题。”
那本书的书名叫《万国公法》,也就类似于国际法。
伊藤博文好歹出过国,喝过洋墨水也懂外交事务,其实即便是个不懂外交的扫地老头,那也该明白日本吞并琉球这事儿到底是不是合法的,是不是正义的。所以他的表情更加复杂了,问寺岛宗则道你确信这玩意儿管用?
寺岛外务卿仍是笑着,却不言语了,似乎是打算到最后一刻给大伙来个惊喜。
实在是逼得紧了装不了逼了,才说了一句:“我和副岛种臣沟通过的,您就放心吧。”
当月,格兰特前总统果然来到了日本,并在东京的皇宫拜访了明治天皇,这是史上第一个拜会日本天皇的美国总统。众所周知,明治天皇是个比较开明洋气的君主,对外国的人和事比较感兴趣,在见了如假包换的美国人格兰特后,非常高兴,当即表示朋友我请你吃饭,吃国宴。
宴会陪同在座的有太政大臣三条实美、华族会馆馆长岩仓具视、内务卿伊藤博文、外务卿寺岛宗则以及陆军卿西乡从道等人,大家一边吃一边聊,反正格兰特已经不是美国总统了,所以说话也没了太多的估计,什么都能说,比如跟素有风流之名的伊藤博文切磋一下把妹经验,比较一下两国的妹子之类,一时间大家聊得都很开心,其间,格兰特还不忘给明治天皇戴戴高帽,说他是英迈雄伟之主,是能引领世界潮流的君王云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