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叁 第八章 惊天巨变(第5/6页)

这显然得归功于吉田老师的谆谆教诲。

最后一个萨摩藩,其实纯属凑热闹的,说好听点叫紧跟时代步伐,说难听点就是想趁着时代的潮流捞点好处。

至于京都,则是各路尊攘志士的聚集地,因为那里住着孝明天皇——你既是自称尊王,总该在有王的地方待着吧。

不过这里有一个矛盾的地方,那就是当时日本的京都里头,是没有外国人的。

也就是说如果你一定要在京都混的话,那就只能尊王无法攘夷,你一定要攘夷,就别在京都住,鱼和熊掌不可兼得两者只能选一。

但这显然难不倒机智的尊攘志士。

他们很快就想出了变通的办法,那就是杀汉奸,哦不对,日奸。

在京都,有很多人都倾向于幕府的方针政策,也就是不要一味地跟外国人死磕,而是先开国,再图其他,这些人里有公卿,有商人,甚至还有农民,但在尊攘派眼里,他们都是和夷人串通一气之辈,等同于夷,该攘。

而攘夷的具体手法则是砍人,专业名称叫作天诛。

通常这两个字被尊攘派用于砍人之前,高高地挥起手中的刀,快要劈下去的时候大喝一声:“天诛!”然后再一刀子下去,血肉四溅。

这话的意思就是,虽然是我砍的你,但是真正杀死你的不是我,是老天爷。

换言之,你遭天谴了,你干的坏事儿太多了,老天爷都看不下去了,所以派我来做了你,我是正义的使者,替天行道来了。

总而言之一句话,幕府开国,是日奸,该杀,你支持幕府,所以你也是日奸,所以也该杀,你支持公武合体,说明你心里还有幕府,是日奸,同样该杀,幕府高官昨天上了厕所,你也上了厕所,所以……总之,只要扯上了幕府啊日奸之类的这种帽子,那就是一个字——杀!两个字——天诛!

幕府开国到底对不对,我想显然是对的。

你要觉得不对,觉得是软弱的是卖国的,你要坚定地认为在19世纪快20世纪了仍旧应该闭关锁国拒洋人于门外才是正道,那我也没话说,毕竟个人有个人的想法,但在我看来,幕府开国,是完全顺应时代潮流的正确行为。

既然幕府开国是正确的,那么攘夷是不是正确的,我觉得也不必多说了,不过在给它定性之前,我想再告诉你一个事实,那就是自打幕末开国,自打有人搞攘夷以来,被攘掉的外国人寥寥可数,针对外国人的袭击事件也少得可怜,唯一能排得上号的,大概也就是江户曾经发生过一起攻打英国公使馆的事件,带头人是松阴门下弟子高杉晋作,其余的,几乎清一色针对的都是日本人。

所以那些所谓的攘夷志士,其实大多都是些打着爱国旗号伤害自己同胞或者是打算推翻幕府的王八蛋。

另一方面,虽然背后有千夫所指压力山大,但幕府还是坚定不移地继续开国,走着一条他们认为正确的道路。

万延元年(1860年),为了递交《日米修好通商条约书》,幕府专门派出了一个使节团前去美国,这伙人除了递交条约外,还背负着另一项任务,那就是在美国进行考察。

当年1月13日,一行人坐上军舰咸临丸,朝着大洋彼岸驶去。

在这艘日本史上最初横渡太平洋的轮船上,坐着一群后来名声响天下的大人物:胜海舟、福泽渝吉以及小栗忠顺。

尤其是小栗忠顺。

关于这次访问,其实没必要细说,毕竟这种代表国家的外事考察哪朝哪代都差不多,唯一有必要特地拿出来在此一说的,是一个在考察期间发生的故事,主角是小栗忠顺。

话说一群人到了美国之后,就开始到处参观起工业革命的成果了,其中自然包括了造船厂。

在厂里溜达的时候,陪同在小栗忠顺身边的美国官员一边介绍起自家海军的威猛高大,一边吐槽着当时幕府的海军建设方针:“我听说你们日本海军的船,都是从荷兰买来的?”

因为日本闭关锁国两百年只跟大清荷兰两国打交道,因此黑船来航之后,为了抵御西方列强的进一步侵略,幕府从荷兰进口了不少军舰,包括那艘咸临丸。

对此小栗忠顺并不否认:“是的,我国的军舰,很多都是从荷兰买来的,其实也不光是荷兰,现在的话包括法国和你们美国,都是我们的卖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