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叁 第六章 国姓爷来访(第5/7页)

说起来这位田川夫人其实真的是挺倒霉的,其实她本来一直在日本抚养着小儿子田川次郎左卫门,可郑芝龙估计是相思心切,在宽永二十二年(1645年)的时候,特地派人去了一趟日本,想把她给接回来。

不过你也知道,当时日本已经锁国多年,谁敢跨出国门下场直接就个死字。不过郑芝龙毕竟是郑芝龙,他直接照会了德川幕府,要求将军家行个方便,让郑家夫妻父子团聚,并且表示,如果贵将军愿意高抬贵手特事特办,那以后在海上大家都好说话,你日本人的船无论是来往路过,我郑芝龙都必然相帮照顾。

这话说得既好听又得体,而且说话的人也确实拥有说到做到的实力,更何况区区田川松,既不是国家机密的知情人也不是什么江洋大盗高精尖人才,无非一个家庭妇女,照常理应该毫无疑问地放她出国与家人团聚,可幕府方面却并没有这么做,而是犹豫了好一阵子。

你得明白,德川幕府搞锁国,最大的目的是为了防天主教的渗透,偏偏他郑芝龙信的就是这个,而且还不是那种半吊子信徒,既受过正规洗礼又有正式教名,想给开脱都无从下口,这要让他大摇大摆地踏入日本国门再淡定自若地接走田川松母子,那所谓锁国令,岂不是就成废纸一张了?

可要是不放人吧,他郑芝龙乃是横行大洋的海贼王,真要给你幕府搞点事情出来比如闲着的时候带人跑九州沿海来放一把火抢走点东西什么的也不是办不到,真要到了那个时候大家脸上都不好看,因此思来想去,德川幕府还是决定特事特办,破例放田川松与儿子田川次郎左卫门走人。

这是一件很值得注意的事情——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德川幕府锁国两百多年,在此期间当然有外国人来日本,也有日本人出国,但像郑芝龙这样摆明了信天主教的家伙在得到幕府许可后光明正大地把一个日本人从列岛接走,两百年来唯此一例。

所以他叫海贼王,李旦只能叫中国船长,九鬼嘉隆最多叫叫海贼大名,这就是差距。

然后不幸的是,郑家夫妻只团聚了一年,郑芝龙便投降了清军,而田川松因为死活不愿意跟丈夫北上,因此独自留在了福建的南安,当清军攻破南安城时,她于战乱中自缢身亡。

同年,隆武帝战败出奔江西,但最终仍是兵败被俘,明朝遗老不得不再立朱由榔为帝,元号永历。

田川松死的时候郑成功正在金门,收到噩耗的他发誓和满清势不两立,不过郑芝龙此时已经率部投降,自己手头的人马又少得可怜,要想反清复明那无异于瞎扯淡,而招兵买马扩充实力又太费时间,要想短平快的话,那么唯一的办法就是找外援,借个万儿八千兵马的先打起来再说。

关于求援对象,最合适的显然是郑成功的出生地——日本,这主要是因为当时中国周边文化相近又能打且又跟他本人有着各种缘分的国家只此一个。

与此同时,尽管自朱元璋开国之后明朝就跟日本之间各种深深的孽缘,但在这亡国关头,大明的遗臣们还是一致认为,最有打退满人实力且和我泱泱中华最能产生共鸣的国家,唯有日本。

于是,背负着家仇国恨的国姓爷就这么上路了。

面对远道而来的郑成功,德川家光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不仅安排了盛大的酒宴款待,还和对方进行了亲切的交流会谈,虽然在谈话的过程中,家光的表情比较淡然,除了侧耳聆听之外一般不发表自己的见解,但从总体来看,双方的这次见面还是很愉快的。

所以郑成功也很愉快,他在宴会上把反清复明事业的前途说了个花好稻好,并且反复强调明朝,日本,都是中华正统,满清女真,则是不要脸的蛮夷,所以如果日本愿意出兵帮助自己打败女真人,那么将来大家就真正是一家了,很多事情也都好商量了。

这里的“很多事情”他没明说,不过任谁也能想得到,不外乎事成之后国家利益让你沾点边儿而已,其实政治就跟做生意一般,今天你入股帮我,明天我给你分红。

当天晚上的宴会结束后,德川家光召开了重臣会议。

议题无须重复,而家臣们也迅速地分成了两派:支持派和反对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