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贰 第十二章 十五万大军兵临城下(第4/5页)

此外,六军团还有副将一名,叫做立花宗茂。此人是整个征朝日军中,仅有的两个属于“很能打”级别的大名将领之一。

立花宗茂,原名高桥统虎,是九州大友家猛将高桥绍运的儿子。立花这个姓,是因为他后来做了立花道雪的女婿兼养子后改的。

他的养父立花道雪,也是一位战国时代的传奇人物。此人一生征战无数,却从未有过一败,几乎比“传说中的军神”上杉谦信还要上杉谦信,更不可思议的是,道雪还是下半身瘫痪的。

这个瘫痪是他自己搞的。道雪年轻的时候,有一次走在路上恰逢雷阵雨,望着一声接着一声的雷鸣,一道接着一道的闪电,他突发奇想,打算用手中的刀将这闪电给劈断了试试。

说干就干,道雪来到一处空旷地带,看准了一道闪电便将早已拔出的武士刀高高举了起来……

或许是运气好,遭到了雷劈的道雪并没有丧生,仅仅是下半身瘫痪而已。所以从此以后,打仗的时候他就坐在一块木板上,由数人扛着冲入战阵中亲临指挥,倒也无往不胜。

比起养父来,宗茂本人则从小就展现出了一种神童般的天赋。他的身子骨特别强壮,而且据说4岁的时候就跟普通的8岁孩子一样了,6岁的时候开始学习剑道,不久之后便异常精通,往往能将十二三岁的大孩子打得满街乱跑。

到了大概10岁的时候,有一次他爹绍运出去打仗,半开玩笑地问儿子是不是要跟着一起去。在当时,几乎所有的武士子弟都被教育要勇敢地上战场,宁可被打死也不能怕死,这也成了当时的世俗评判一个武士是否合格的依据之一。

原本以为自己的儿子会跟其他孩子一样,嚷嚷着要一起上战场,不想小宗茂略一沉思,作答道:“如果我现在跟着您一起去战场,多半会像一条野狗一般被杀死。与其这样,还不如等我再练个两三年,那时一定会成为一个不输给您的武士。”

本想拿儿子开玩笑的绍运听了,不禁也肃然起敬。

长大后的宗茂,成为了大友家的主要干将,驰骋于整个九州岛。在秀吉征讨九州后,他率军攻入岛津领内,击败并包围了岛津家重臣新纳忠元。之后,被秀吉提拔为十三万石领地的大名,并且赐予其光荣称号:刚勇镇西一。解释起来就是西日本第一刚勇之士。

第七军团总共三万人,总大将是毛利家的当家人毛利辉元,同时他也是战国第一智将毛利元就的孙子,小早川隆景的侄子。

第八军团的一万人由秀吉的养子宇喜多秀家率领。秀家时年二十未满,用今天的日本法律来看,还是一个少年。他上朝鲜,那纯粹是开阔眼界,长长见识的。虽然是来长见识的,可这家伙的来头着实不小,除了八军团团长加秀吉养子之外,他还有另一个身份,那便是全军团总大将。

第九军团那一万一千五百人的军团长,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极不能打”级别的家伙,他叫做羽柴秀胜,听名字便知道是秀吉家的亲戚,具体说来,是秀吉的外甥。秀胜和秀吉另一个外甥——当时的关白丰臣秀次是亲兄弟。这次来朝鲜也是纯粹来看看的。

不过比较悲剧的是,这位仁兄到朝鲜之后就因水土不服而生了重病,不久后便吹灯拔蜡了。

此外,秀吉还安排了以九鬼嘉隆、藤堂高虎为首的大名,率领海军九千两百人以及船只七百艘从海路进军。

说到这里,我们有必要介绍一下当时的日本海军。

从后来的历史看,无论是甲午海战、日俄战争以及太平洋海战,日本的海军都表现出了相当高的作战能力和素质。然而,在战国时代,他们的能力概括起来也就一句话八个字:内战内行,外战外行。

当时代表了日本海上最强作战水准的,是这个叫九鬼嘉隆的人所率领的舰队。

九鬼嘉隆,外号“海贼大名”,自织田信长时代就活跃于日本的濑户内海海域,他的招牌武器是天下闻名的铁甲船。

这种船从外形上来看,就是普通的大船上包着一层数厘米厚的铁皮,再安上几门大炮,如同一个铁匣子。

这玩意儿在相对风小浪平的濑户内海,或许还能称王称霸,可到了真正的浩瀚大洋之上,铁匣子就立刻成为了铁棺材,不需要什么炮击枪打,只要风浪一大,便立刻沉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