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重返波隆纳(第3/4页)

教皇远征和一五一○年底的恶劣天气,也给两位因公前来罗马的德国僧侣带来不便。两人长途跋涉翻过阿尔卑斯山,于十二月抵达罗马北门附近的平民圣母玛利亚修道院,却发现他们修会的会长艾吉迪奥随教皇同赴波隆纳。

在艾吉迪奥的指导下,奥古斯丁隐修会这时正进行会规改革,欲让修士接受更严格的戒律规范。在这些改革下,奥古斯丁修士需隐居修道院不得外出,穿制式衣服,舍弃所有私人财物,不与女人往来。艾吉迪奥和其他“严守传统会规者”(Observants)推行这些改革,受到修会内主张较宽松戒律的“变通派修士”(Conventuals)反对。

德国爱尔福特的奥古斯丁修道院,是反对派的大本营之一。一五一○年秋,该院公推两名修士,带着变通派的观点,跋涉一千公里前往罗马,欲向艾吉迪奥请愿。年纪较大的那名修士,精通意大利语且游历丰富,但因为会规限制,不得独自出门,连到附近都不行,更别提远行。因此,院方替他安排了一位旅伴,二十七岁的爱尔福特修道院修士马丁·路德,精悍而风趣的矿工之子。这是路德唯一一次罗马之旅。一五一○年十二月,路德一望见平民门就立即趴在地上,大叫道:“应受称颂的你,神圣罗马!”[9]但他的兴奋将持续不了多久。

为得到艾吉迪奥的答复,路德在罗马待了四个星期,在这期间,他带着专为朝圣者写的指南《罗马城奇观》游览罗马各地。前来罗马朝圣者,少有人像他那么虔诚(或者说精力充沛)。七座朝圣教堂,他一一走访,先到墙外圣保罗教堂,最后以圣彼得大教堂为终站。他还到街道底下的早期基督教徒地下墓窟,凭吊狭窄墓道里四十六位教皇和八万名基督教殉教者的遗骨。在拉特兰宫,他登上从彼拉多(主持耶稣审判并下令把耶稣钉死在十字架上的罗马犹太巡抚)家中搬过来的圣梯。他爬上二十八级台阶,念诵主祷文,然后吻过每个台阶,希望借此让祖父的亡灵脱离炼狱。他看到还有太多机会可以为死者灵魂做功德,以至于诚如他后来所说的,他开始惋惜自己父母还在世间。

但路德对罗马的憧憬逐渐破灭。教士可悲的无知让他无法视若无睹。许多教士不知道听告解的正确方式,其他教士则如他所写的那样,主持弥撒“仓促马虎,好像在玩杂耍”。[10]更让他看不下去的是,有些教士完全反基督教,宣称不相信灵魂不灭这类基本教义。意大利教士甚至嘲笑德国信徒的虔诚,并且骇人听闻地以“好基督徒”一词指称笨蛋。

在路德眼中,罗马城本身无异于垃圾场。台伯河两岸堆满垃圾,城民随意把垃圾倒出窗外,垃圾随露天污水道(cloaca maxima)流入台伯河。瓦砾似乎到处可见,许多教堂的正门立面成了鞣皮工挂晒兽皮的地方,庄严扫地。空气非常不利于健康,有次路德不小心睡在未关的窗边后,觉得身体不适,还误以为自己得了疟疾。后来,他吃石榴治好了病。

罗马人给他的印象一样坏。后来以淫猥妙语和厕所笑话著称的路德,很反感罗马人当街小便的行为。为吓阻随地小便,罗马人得在外墙挂上圣塞巴斯蒂安或圣安东尼之类的圣像,肆无忌惮的程度可见一斑。意大利人说话时夸张的手势,也让他觉得好笑。他后来写道,“我不了解意大利人,他们也不了解我”。[11]在他眼中,意大利男人要妻子戴上面纱才能出门的作风,同样让他觉得可笑。妓女似乎无处不在,穷人也是,其中许多是一贫如洗的修士。这些下层人蜗居在古代废墟里,朝圣者稍不提防就可能遭他们窜出攻击;相反,枢机主教们住在豪宅里,生活糜烂。路德发现梅毒和同性恋盛行于神职人员间,连教皇都染上了梅毒。

因此,返回德国时,路德已看尽神圣罗马的丑态。这趟远行的任务也没有达成,一心推动改革的艾吉迪奥驳回他的诉愿。两名修士经佛罗伦萨和充斥法国兵的米兰,于隆冬时节再翻越阿尔卑斯山,约十星期后抵达纽伦堡。罗马虽没有给他留下美好的回忆,但后来他仍表示这趟远行让他眼界大开,让他得以亲眼见识到罗马如何被魔王宰制,教皇又是如何不如奥斯曼苏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