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在湿壁面上作画(第5/5页)

如果罗塞利无法在十月或十一月前给拱顶都抹上阿里其奥,米开朗琪罗就得等到二月才能开始作画。急于见到成果的教皇,想必不乐见这样的延宕。因此,一五○八年夏季,罗塞利和他的工人才会工作到晚上,才会出现敲凿的噪音盖过下面唱诗班美声的现象。


[1] 巴洛基(Paola Barocchi)与裘莉克(Lucilla Bardeschi Ciulich)合编:《米开朗琪罗回忆录》(I Ricordi di Michelangelo,Florence:Sansoni Editore”,1970),第1页。

[2] 贝克:《枢机主教阿利多西、米开朗琪罗与西斯廷礼拜堂》,第66页。

[3] 米开朗琪罗付给老搞砸事情的拉波每月8杜卡特,也就是一年96杜卡特,作为帮他在波隆纳完成这尊青铜像的酬劳。

[4] 《米开朗琪罗书信集》第一卷,第41页。

[5] 瓦萨里:《瓦萨里论技艺》,第222页。

[6] 洛马佐两卷本《艺术著作》(Scritti sulle arti,Florence:Marchi & Bertolli,1973-4),第一卷,第303页,洽尔迪(Roberto Paolo Ciardi)编订。

[7] 瓦萨里《画家、雕塑家、建筑师列传》第一卷,第57页。瓦萨里论卡瓦利尼的部分不可靠。他一心要将湿壁画的起源归于托斯卡纳地区,于是刻意忽略卡瓦利尼的影响,不顾事实将他归为乔托的弟子。

[8] 圣方济各教堂上院的湿壁画仍有许多幅尚无法确定究出自何人之手,而有些可能就出自卡瓦利尼本人笔下。有些艺术史家断定该教堂的两幅湿壁画,《以撒赐福雅各布布》(Isaac Blessing Jacob)和《以撒与以扫》(Isaac and Esau)是他的作品,因而封他为“以撒大师”(Isaac Master)。瓦萨里认为这两幅画出自契马布埃之手,其他艺术史家则认为应是乔托的作品。

[9] 瓦萨里:《画家、雕塑家、建筑师列传》,第一卷,第114页。

[10] 瓦萨里:《画家、雕塑家、建筑师列传》,第一卷,第915页。

[11] 引自华勒斯(William E. Wallace)所撰《米开朗琪罗在西斯廷礼拜堂的助手群》(“Michelangelo’s Assistants in the Sistine Chapel”),《美术报》(Gazette des Beaux-Arts),第11期(December 1987),第204页。

[12] 瓦萨里:《画家、雕塑家、建筑师列传》,第二卷,第665页。

[13] 参见哈尔特(Frederick Hartt)所撰文章《西斯廷礼拜堂脚手架的证据》(“The Evidence for the Scaffolding of the Sistine Ceiling”),《艺术史》(Art History),第5期,(September 1982),第273~286页;以及曼奇内利(Fabrizio Mancinelli)所撰《工作中的米开朗琪罗:弦月壁的绘饰》(“Michelangelo at Work:The Painting of the Lunettes”),收录于霍尔勃顿(Paul Holberton)所编:《西斯廷礼拜堂:米开朗琪罗再发掘》(The Sistine Chapel:Michelangelo Rediscovered,London:Muller,Blond & White,1986)一书,第220~234页。吉尔勃特(Creighton E. Gilbert)的《西斯廷顶棚各部分的确凿日期》(“On the Absolute Dates of the Parts of the Sistine Ceiling”)一文,《艺术史》(Art History),第3期(June 1980),第162~163页,以及同作者的《上下于西斯廷顶棚的米开朗琪罗》(Michelangelo On and Off the Sistine Ceiling,New York:George Brazilier,1994)一书,第13~16页,则对脚手架的外观有另一番看法。

[14] 孔迪维:《米开朗琪罗传》,第101页。

[15] 引自德·托尔内:《米开朗琪罗》,第二卷,第21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