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战士教皇(第2/4页)

尤利乌斯非常认真地扮演他的君王角色。当上教皇后的初期举措之一,就是严正警告邻近诸邦尽早归还原属教皇的所有土地。收复他念兹在兹的罗马涅地区。罗马涅位于波隆纳东南方,由众多小侯国组成。这些小侯国由地方领主实际统治,至少名义上为教会的附庸国,但数年前,亚历山大六世的儿子切萨雷·波吉亚在该地区发动了暗杀和惨烈征伐,试图在该地建立自己的公国。他父亲一死,切萨雷势力随之瓦解,威尼斯人趁机大举进入罗马涅。在尤利乌斯的坚持下,威尼斯人最终交出了十一座要塞和村庄,但坚决不肯放弃里米尼和法恩札。除了这两座城市,佩鲁贾和波隆纳也是教皇关注所在,因为后两座城市的统治者巴里奥尼和本蒂沃里奥虽宣示效忠教皇,却奉行外邦政策,无视罗马号令。“恐怖教皇”决心将这四座城市全拿回来,牢牢掌控在手中。因此,一五○六年春,尤利乌斯开始整军经武,准备出兵。

皮耶罗·罗塞利虽在那场晚宴上让教皇放一万个心,却未见米开朗琪罗有任何欲离开佛罗伦萨的迹象。教皇派他的友人朱利亚诺·达·桑迦洛当特使去请他回罗马,他还是不肯。不过他让朱利亚诺·达·桑迦洛转告教皇,他“比以前更愿意继续这份工作”,如果教皇不介意,他倒希望在佛罗伦萨而非罗马建造教皇陵,雕像一完成就转送过去。他告诉朱利亚诺·达·桑迦洛,“我在这儿工作质量会更好,且更有干劲,因为心无旁骛”。[3]

米开朗琪罗舍罗马而就佛罗伦萨自有其道理。一五○三年,该市的羊毛业行会已根据他的要求,在品蒂路建了一座宽敞舒适的工作室,以便他完成该市圣母百花大教堂的十二尊八英尺高的大理石雕像(后来这项工程和《卡西那之役》一样,因教皇陵案的插入而停摆)。在这个工作室,整整有三十七件不同大小的雕像和浮雕等着他,他和他底下那为数不多的助手即使将此后的人生岁月全投注在这上面,都未必能全部完成。除了圣母百花大教堂的十二尊雕像,他还受雇替圣西耶纳大教堂的圣坛,雕饰十五尊刻画不同圣徒与使徒的大理石小雕像。在佛罗伦萨而非罗马建造教皇陵的话,他大概就有机会完成这些委制案中的一部分。

米开朗琪罗乐于待在佛罗伦萨还有一个原因,即他的大家庭(包括父亲、兄弟、婶婶、大伯)都住在该市。他有四个兄弟。他母亲每隔两年生一个儿子,共生了五个,一四八一年去世时,米开朗琪罗六岁。老大是利奥纳多,老二是米开朗琪罗,后面依序是博纳罗托、乔凡西莫奈、西吉斯蒙多。他的父亲鲁多维科于一四八五年续弦,但一四九七年第二任老婆去世,他再度成为鳏夫。

博纳罗蒂家族家境小康。米开朗琪罗的曾祖父是一位成功的银行家,积聚了不少财富,他的祖父继承父业,但经营不善,不断挥霍家产。鲁多维科是一位低阶公务员,主要靠祖产农田的收入过活。农田位于佛罗伦萨东方丘陵上的塞提尼亚诺村,米开朗琪罗幼年就在这里度过。他乳母的丈夫是个石匠,后来他说自己会走上雕刻这条路就归因于这段渊源。一五○六年,鲁多维科将田地租给他人,全家搬到佛罗伦萨与从事汇兑工作的兄长佛朗切斯科、兄嫂卡珊德拉同住。这时米开朗琪罗的哥哥已是牧师,底下三个弟弟(二十五岁、二十七岁、二十九岁)仍住在家里。博纳罗托和乔凡西莫奈在羊毛店当助手,老么西吉斯蒙多从军。这三人深知自己的前途就落在才华横溢的二哥肩上。

自愿离开罗马后,米开朗琪罗住在家里,在品蒂路的工作室制作多件雕像,小幅修补《卡西那之役》的大草图。但这些工作仿佛还不够他忙的,他开始计划承接一件比教皇陵更叫人吃惊的案子。接受奥斯曼苏丹巴耶塞特二世开出的条件后,他打算前往君士坦丁堡,在博斯普鲁斯海峡建造一座长1000英尺的桥(当时世界上最长的桥),连接欧亚两大陆。[4]如果教皇不愿付他应得的报酬,自有其他许多赞助者捧着大把钞票要请他。

与此同时,尤利乌斯心急如焚地等他回来。米开朗琪罗逃离两个月后,尤利乌斯向佛罗伦萨执政团(佛罗伦萨新共和政府的统治机构)发出教皇通谕,文中口气虽有些倨傲,但似乎相当宽容,对艺术家的脾气表达了体谅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