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围困与谋杀(第3/8页)

圭恰迪尼还认为,帕塞里尼的两个被监护人和他一样应当受到斥责。

毫无疑问,佛罗伦萨人都同意圭恰迪尼的观点。当罗马陷落的消息传到佛罗伦萨之后,人们纷纷涌上街头,高喊着口号、唱着感恩歌曲以示庆祝。帕塞里尼和两个被监护人刚一逃走,人们就把圣母领报教堂里的教皇雕像扔到广场上砸了个粉碎,并且大声宣布要订立新宪法,重建大议会和民兵组织,选举反美第奇的尼科洛·卡波尼(Niccolo Capponi)为首席执政官,组建政府并任职一年。美第奇宫虽然有重兵把守以防止暴徒们冲进去抢劫,但是他们还是没能阻止吉贝尔蒂的一个后人在宫殿正面墙壁上画了一幅教皇沿着梯子爬上绞刑架的壁画。

教皇尽管目前势力衰微且财力不济,但还是决定不再放任局势恶化下去。法国军队的帮助是指望不上了,虽然他们又一次出兵意大利,并且一度前进到那不勒斯,但是瘟疫摧毁了他们的战斗力,法国人不得不又一次向西班牙人投降。鉴于此,教皇最终决定与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达成协议,并于1529年6月29日在巴塞罗那正式签署。该协议规定,教皇将承认皇帝在意大利的地位,并在皇帝到达之后为他举行加冕仪式,而查理则保证让美第奇家族重掌佛罗伦萨,如有必要不惜提供武力协助。

一些年长的也更谨慎的佛罗伦萨市民觉得,鉴于教皇以前对佛罗伦萨政府的安排也不是太过分,所以接下来应当考虑如何与教皇达成协议,他们还提出了一些互相妥协的条款。然而年轻一些的市民则拒绝接受这种懦弱的建议,他们的爱国热情也代表和鼓动了更大部分的佛罗伦萨人。这些人组建了民兵队伍,筹资雇用更多兵士,又把郊外一些可能为帝国军队提供庇护的乡村别墅拆除了,另外还加固了自己城市的防御设施。这些武装力量的指挥权最后被交给了佩鲁贾的雇佣军首领马拉特斯塔·巴廖尼(Malatesta Baglioni),他的父亲就曾经参与过针对美第奇的战斗,这次他为佛罗伦萨效力就是要顺势回到自己的城市重掌大权。与此同时,最具独创性的米开朗琪罗被指定监督防御工程,他那充满启发性的雕塑《大卫》此时就竖立在市政厅。[1]

根据米开朗琪罗的建议,城市的防卫城墙应当延伸至将圣米尼亚托山也包括进来,而教堂的钟楼应当加装混凝土垫层以抵挡炮火的攻击。在这些工程将近完工之前,米开朗琪罗突然失去了勇气,逃出了佛罗伦萨。虽然没过几天他又回来了,但是并没有重新承担起丢下的责任。他的这种表现后来被归因为艺术家的古怪脾气而非临阵脱逃,所以很快就得到了原谅。

到此时为止,教皇已经获得了奥朗日王子的协助。当初这个冒险家带领帝国军队攻陷了罗马,现在又是他,带领着一支同样目无法纪、主要由西班牙人组成的队伍来攻打佛罗伦萨了。这支队伍于1529年初秋时节抵达了佛罗伦萨外围的山坡。据说当时他们对城内大喊:“佛罗伦萨,把你们精美的锦缎都搬出来吧,我们要用长矛丈量你们的布料。”尽管这支军队有四万人之众,王子仍然不认为他的手下强大到能够听从命令打赢一场攻坚战,所以最后还是决定采取围城的策略,把佛罗伦萨耗到弹尽粮绝、主动投降。

多亏了有军事才能且英勇无畏的佛罗伦萨将领弗朗切斯科·费鲁齐(Francesco Ferrucci)[2]组织突击队保证了城内供给线路的畅通,佛罗伦萨才能在围困之下坚持十个月之久。不过到了1530年8月3日,费鲁齐在皮斯托亚附近山区里一个叫加维纳纳(Gavinana)的村子中陷入一队西班牙士兵的包围,最终被乱刀砍杀了。他的牺牲也导致佛罗伦萨的彻底崩溃。没过几个星期,投降似乎成了必然的选择。虽然马拉特斯塔·巴廖尼走在街上时还戴着写有“自由”(Libertas)字样的帽子,但是背地里他已经和敌人达成了秘密协定。市民们都在遭受着瘟疫和饥饿的折磨;有些沿街乞讨的可怜人甚至叫喊着只有美第奇回归才能不再挨饿。贝尔代托·瓦尔基(Benedetto Varchi)记录说:

所有人都要被恐惧和困惑逼疯了。没有人知道该说什么,做什么,或是去哪里。有些人想要逃跑,有些人开始躲藏,还有些人则到市政厅或教堂里寻求庇护。大多数人选择听天由命,过一个小时算一个小时,等待他们的可能只有死亡,而且是最可怕、最残酷的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