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天上掉下来孙妹妹(第3/4页)

不知道孙权听了刘备的话如何反应的,但这次谈话的效果似乎不佳,因为刘备回来后就对亲随说:“孙将军这个人长得上身长、下身短,这样的人不可能居于人下,我可不想再见到他了。”

刘备立即离开京口,并让手下人马不停蹄往回赶。庞统不久后也来到京口,待过一段时间,庞统后来投奔了刘备,刘备听说他了解一些江东的内部情况,曾问过他:“我到京口,听说周瑜曾劝孙权把我扣下,有没有这事?”庞统如实相告:“确有此事。”刘备深感后怕:“当时情况很严峻,因有求于孙权,不得不亲自前往,没想到差点儿落入周瑜之手。天下智谋之士所见略同,当时孔明竭力劝我别去,担心的也是这个。我主要考虑到孙权最大的威胁在北面,还希望引我为外援,所以才敢去。看来这是一次冒险行动,不是万全之策。”

诸葛亮的老同学庞统一直待在荆州,此时为何到了江东呢?

他是来公干的,早在刘表时期庞统就担任了南郡的功曹,南郡后来落入孙权手中,周瑜当了南郡太守,庞统仍然在任,周瑜成为他的顶头上司。孙权做出撤出南郡的决定后,周瑜果然不同意,马上秘密赶回了京口,向孙权阐述自己的主张:“曹操刚被打败,又担忧内部不稳,暂时无暇与我们交战。这正是一个好机会,不如让我与奋威将军孙瑜一起攻取益州,得手后再攻汉中张鲁,之后留下孙瑜将军守备蜀地和汉中,与凉州的马超结好,我回来与您一道攻取襄阳,届时我们多路出击,北方可定。”

周瑜的这个战略规划相当宏大,甚至超过了诸葛亮的隆中对策。诸葛亮提出两路出击北方,一路汉中,一路荆州。周瑜的计划则包括了汉中、益州、襄阳、合肥等处,从西、中、东三路同时发起总攻击,是全面开花、全线作战的计划。如果这个计划最终得以实现,曹操一定傻眼。

周瑜的这个计划其实否决了让出南郡的决策,如果现在去取益州,得手的可能性也很大。孙权听了很高兴,批准了这项计划,让周瑜回江陵做好攻取益州的准备。

看来周瑜想这些事也不是一两天了,从当时的实力和士气来看,即使刘备不帮忙,以江东的力量去取益州,把握也是很大的。如此一来,诸葛亮为刘备设计的战略将化为泡影,益州的刘璋将提前灭亡,曹操的噩梦也将从此开启。

但时运不济,天妒英才,老天爷帮了刘备、刘璋和曹操一个大忙,周瑜死了。在由京口回江陵的路上,走到一个叫巴丘的地方,周瑜去世,年仅36岁,一般认为周瑜英年早逝与当初在江陵城外所中的那一箭有关。

孙权接到消息哀痛欲绝,亲自穿着素服举哀,悲伤之情感动左右。灵柩还吴,孙权从京口亲自赶到芜湖迎接。庞统来江东,就是以下属的身份护送周瑜灵柩的。

周瑜病重期间给孙权写信,推荐鲁肃接替自己的职务,孙权于是任命鲁肃为奋武校尉,派他到荆州。周瑜去世前只是一名偏将,鲁肃的军职连中郎将都不是,只是个校尉,勉强算是师长,作为孙权派往荆州地区的实际负责人,他们的职务真的不高,这与他们在军中的资历有关。但孙权用人一向不拘一格,常以低级军职节制高级军职,所以就实权而言,鲁肃此时的权力非常大。

鲁肃的观念和周瑜完全不同,在对待刘备的问题上周瑜是鹰派,鲁肃则是鸽派。鲁肃受命上任,马上就把南郡让了出来,把自己的指挥部搬到江陵下游的陆口,这个地方离赤壁不远,在今湖北省赤壁市西北。鲁肃在这里治理地方,发展军务,很有成效,所统率的人马由接手时的4000人发展到1万多人。

南郡不存在了,孙权便把已占领的长沙郡以及陆口周边一部分地区划出来,新设了一个汉昌郡,任命鲁肃为汉昌郡太守,军衔升为偏将。

对刘备来说,周瑜的去世是一个转折。从此之后,和江东方面的关系不再像之前那么敏感和紧张,获得了南郡,也让刘备拥有了新的发展平台。

周瑜去世是在建安十五年(210)的年底,在此前后刘备的夫人甘氏也去世了。甘氏是在小沛来到刘备身边的,跟着刘备这些年整天担惊受怕,先后两次被吕布所俘,一次被曹操俘虏,还有一次差点儿在战场上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