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八、虎豹骑的闪电战(第2/3页)

曹操安排部将李通驻守在汝南郡,但毕竟力量有些薄弱,袁绍派人到处拉拢收买,李通不为所动,袁绍又去策动活跃在这一带的黄巾军余部,结果黄巾军余部在刘辟等人带领下在汝南郡起兵,公开响应袁绍。袁绍得知后大喜,刘表、孙策没有指望上,天上却掉下来一个来帮忙的刘辟,袁绍决定派人前去支援,壮大刘辟的力量,也给曹操的背后来一刀。

袁绍决定派刘备领兵前往,执行这项特殊任务。这个决定有点儿出乎意料,正如当初曹操派刘备执行拦截袁术的任务一样,都不太好理解。

到曹操背后发展势力,的确是当前的一着好棋,这样的机会对袁绍来讲是很重要的,不能轻易浪费,基于这种考虑,派谁去执行这项任务必须慎之又慎。袁绍手下本来最不缺能独当一面的将领,但是短短几天时间,颜良、文丑这两位最出色的将领先后丧命在军前,袁绍的手头一下紧张起来,再调一员与颜良、文丑相当的将领去执行这项新任务,袁绍还真不好派。这大概是袁绍让刘备去的主要原因,如果换成曹操,再难也不会派刘备去,曹操吃过亏。

还有一种更大的可能,这项任务是刘备竭力争取来的,袁绍可能开始也有疑虑,但看到刘备的积极性这么高,而自己的人手也不富裕,于是就答应了。在袁绍眼里,刘备是货真价实的豫州刺史,长期在豫州、徐州一带活动,熟悉那里的情况,也有一定的影响力,他去倒也挺合适。

这样,刘备便率部离开阳武前往汝南郡,此行按现在里程直线距离也有200公里,是一趟远差。而且不能从中间走,必须绕开中间的官渡、许县等曹操重兵把守的地方。不走中间,走西边还是东边都要越过曹操控制区。如果从西边绕行,要经过新郑、阳城、昆阳等地,如果从东边绕行,要经过陈留郡、陈国。

最后刘备率部顺利到达了汝南郡与刘辟等人会合,声势大增,刘备指挥人马自南向北攻击许县,前锋一度到达濦强县,该县位于许县以南30公里的地方,再往前,马跑得快点儿,小半天就到许县了。

许县是曹操的后方基地,献帝以及包括曹操本人在内的所有高级将领、智囊们的家眷几乎都在这里,拿下许县,把这些家眷俘虏在手,对曹军的杀伤力将是巨大的,刘备对此深有体会。

此时曹军的主力都在前线,曹操只派荀彧、王必、满宠等人留守许县,他们都是文官出身,曹操的后院眼看要燃起一把大火。好在尚书令荀彧处理这样的危机很有经验,当初张邈、吕布突然起事,情况与现在有点儿类似,正是在荀彧等人临危不乱下才渡过了危机。荀彧一面加紧备战,一面派人火速前往官渡前线,向曹操报告情况。

官渡前线,袁军的进攻势头正猛。

曹操压力很大,正在这时却接到荀彧的报告,想必曹操的头疼病一下子加重了好几倍。曹操现在面临着根本无兵可抽、无将可派的局面,但许县也不能丢失,曹操深知其中的利害。

曹仁看到这种情况,向曹操建议:“南面情势危急,不能不救。刘备手下大都是新从袁绍那里招来的兵,他刚带这些兵指挥起来未必顺手,刘辟等人向来见风使舵,不会苦战。所以,如果快速出击,一定能很快把他们击破。”

曹仁现在正式的职务是议郎兼广阳郡太守,但曹操给他的实际任务是训练和指挥骑兵。这支骑兵,是曹军嫡系中的嫡系、主力中的主力,它有一个响亮的名字:虎豹骑。

有人认为汉末三国有四大王牌部队,分别是公孙瓒的白马义从、吕布的陷阵营、曹操的虎豹骑和刘备的无当飞军,白马义从、陷阵营前面介绍过,他们已随公孙瓒和吕布而消失,无当飞军纵横沙场还是多年以后的事,当下能被称为第一劲旅的,只有这支虎豹骑。

曹操本人对骑兵作战一向十分偏爱,在之前与陶谦、吕布、袁术等人的作战中可以看出,他擅长使用骑兵,关键时刻往往收到出奇制胜的效果,所以他组建了这支战斗力超强的虎豹骑。虎豹骑也是曹操的近卫部队之一,先后由曹仁、曹纯等人指挥,曹休、曹真等曹家下一代青年将领曾在这支军队服役。这支人马数量不多,大约5000人,但个个都是千挑万选,每有一个缺员,就从上百人里挑选一个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