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让魔鬼把你抓走!”(第4/8页)

达伽马斟酌这些言辞,放松了自己的警戒,释放了小船上的人质,以表达善意。葡萄牙人有所不知的是,他们其实是在学习印度洋政治外交的第一课。苏丹在寻找盟友,以对抗海岸南北两面的穆斯林贸易竞争对手。基督徒闯入者后来渐渐学会如何利用当地不同宗教的纷争,建立联盟,分而治之。双方举行了彬彬有礼的庆典仪式,由一大片海域将他们安全地分隔开。苏丹“大为满意,乘船绕我们的船只行驶。我们鸣礼炮向他致敬”。[18]双方都派遣使者互相拜访,葡萄牙人派犯人上岸试探。苏丹端坐在海滩上一座青铜宝座之上,在乐师的奏乐声中,命令他的骑兵沿着沙滩举行模拟战斗的表演。达伽马拒绝了多次请他上岸拜访苏丹老父亲的请求。

与此同时,葡萄牙人百般振奋地得知,四艘印度基督徒的船只前不久抵达了马林迪。不久之后,这些“基督徒”便来到葡萄牙人的船上。葡萄牙人向他们展示一幅受难的基督及其母亲的图画,“他们匍匐在地。我们在那里时,他们就在画像前祈祷,并奉献丁香、胡椒和其他物品”。[19]这些“基督徒”的船只显然配有大炮和火药。夜间,他们发射火箭并鸣放礼炮,照亮了夜空,以此向基督徒朋友致敬。他们的呼喊“基督!基督!”振聋发聩。[20]他们还借助不流畅的阿拉伯语,向达伽马发出警示,不要上岸,也不要信任穆斯林。他们和葡萄牙人见过的基督徒都不一样。达伽马在日记中写道:“这些印度人皮肤黄褐,穿的衣服很少,蓄着长胡须和长头发,并且把胡须与头发编成辫子。他们告诉我们,他们不吃牛肉。”[21]这可能是个文化上的误会。让葡萄牙人期待了许久的所谓基督徒可能其实喊的是:“黑天!黑天![22]”

葡萄牙人在马林迪受到的接待颇有些节庆气氛。“我们在这座城镇前方停泊了九天。在此期间,我们举行宴会、模拟战斗表演和音乐演出。”[23]但达伽马急于找到一名领航员,于是他又抓了一次人质,这才得到了自己需要的领航员。苏丹派遣了一名“基督徒”,此人愿意带领葡萄牙远征队跨越重洋,去往他们渴望的目的地。这个人更可能是一名来自古吉拉特的穆斯林,拥有一幅印度洋西海岸的航海图,并且熟悉四分仪,懂得观测天文。五百年后,阿拉伯三角帆船的船长们还会咒骂这个穆斯林领航员,因为就是他最早向法兰克人,即欧洲人泄露了印度洋航海的秘密。

达伽马的小舰队,绕过好望角后,补给船被焚毁

4月24日,季风的风向转为对他们有利,于是他们驾船出海,前往“一座名叫卡利卡特的城市”。[24]日记中的说法表明,至少其作者是第一次听说这个名字。盲目地闯入印度洋的整支远征队可能对自己的目的地都只有非常模糊的概念。一路顺风,横穿新海域的航行惊人地迅速。他们的航向是东北方。4月29日,他们宽慰地发现,自从进入大西洋南部以来就看不到的北极星再次出现在夜空中。5月18日,星期五,离开陆地仅仅23天,在开阔海域航行2300英里之后,他们看到了崇山峻岭。次日,瓢泼大雨猛击他们的甲板,使得能见度大幅下降。猛烈的闪电划破了天空。他们目睹的是季风的前奏。风暴平息之后,领航员认出了海岸:“他告诉我们,他们已经在卡利卡特以北,这里就是我们想要去的地方。”[25]雨停之后,他们第一次观察到了印度:昏暗的阴影中,高高的山峰屹立着。这是西高止山脉,与印度西南部马拉巴尔海岸几乎平行。他们能看得见林木繁茂的山坡、一块狭窄的平原,以及拍击白沙滩的波浪。

葡萄牙人目睹这景象,一定百感交集。309天之前,在赖斯特罗,他们曾看着自己的亲朋好友涉水走进海中,为他们送行。他们航行了1.2万英里,已经损失了不少人。而在他们的远航之前,葡萄牙人还经历了更漫长的旅程,可以追溯到几十年前恩里克王子最早的一批探索之旅,沿着非洲海岸的艰难南下,探索河流,损失许多船只,以及航海和死亡的许多代人。葡萄牙人第一次模糊地看到印度,标志着世界历史的一个重大时刻。达伽马结束了欧洲的孤立。大西洋不再是一道屏障,而变成了一条将两个半球连接起来的通衢大道。这是全球汇聚的漫长过程中一个标志性时刻,但佚名作者写下的这本日记并没有体会到自己的重大成就,而稍晚的葡萄牙史料对此也只有一些含糊的暗示:瓦斯科·达伽马慷慨地赏赐了领航员,呼吁水手们祷告,并“感谢上帝,是他把他们安全送到了渴望已久的目的地”。[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