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八章 短命的和平(第3/5页)
“如果世界和平就是这样,老子宁可不要和平。”楚共王非常恼火,他决定要搞点事情出来。
于是,楚国出兵攻打了郑国和卫国,因为这两个国家跟晋国走得很近。不过,楚国并没有占到什么便宜。
晋国什么反应呢?没反应。
为什么晋国没有反应?因为权力斗争正在进行中。
三郤已经越来越肆无忌惮了,其他的人要么敢怒不敢言,要么冷眼旁观,等着看热闹。
栾书看在眼里,有心要有所动作,可是又怕孤掌难鸣,不敢轻举妄动;士燮跟他父亲士会一样,是个生怕是非找上门来的人,除了上朝和开会,其余时间都躲在家里种菜,两耳不闻窗外事;其余的,荀庚、荀罂和韩厥都是冷眼旁观的人,等着看热闹。而赵旃自顾不暇,哪里还敢说三道四。
终于,三郤做了一件全晋国人民都愤怒的事情。
伯宗是个以说老实话著称的人,全晋国人民都知道这个人很正直。可是就这么个人,得罪了三郤,三郤于是穷追不舍,想尽办法要害他。最终,他们罗织了大量罪名,真的就把伯宗给害死了。好在伯宗的老婆有先见之明,提前作了提防,因此伯宗的儿子伯州犁能够逃去楚国。
害死伯宗之后,三郤紧接着又害死了晋国著名的好人栾弗忌。
“郤家一定要灭亡了,一定要灭亡了,他们杀害好人,不会有好报的。”韩厥断言。不过,他还是躲在一旁冷眼观瞧,他绝不出头。
『权力斗争金科玉律第二十条:最好没有正义感,即便有正义感,也千万不要出头。
副一条:相信坏人一定会被收拾,但不要认为自己能收拾坏人。』
晋厉公五年(前576年),楚共王派公子成前往郑国,答应把汝阴的地给郑国,条件是郑国跟楚国混。
郑成公合计了一下,好像跟晋国没有什么好处,而且关键时刻晋国总是当缩头乌龟,去年楚国人来侵犯时,郑国去向晋国求救,晋国就是用“一贯坚持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的那一通屁话给忽悠过去了。
“好,成交。”郑成公很容易得出结论:跟楚国混,实惠。
就这样,郑国又成了楚国的跟班。
这一次,晋国还是干瞪眼。
大概楚共王觉得不把晋国人激怒就很没意思,所以看到晋国人没反应,他决定再搞点名堂。什么名堂?让郑国人讨伐宋国。地球人都知道,宋国是晋国最死硬的跟班。
听说要打宋国,郑国人很兴奋。不用动员,子罕就率领郑国军队出发了,郑军的战车清一色都是上次从宋军手中缴获的,基本上,这么多年以来,郑军的战车总保持一半以上来自宋军。
宋国急忙派出大将将鉏和乐惧迎战,战斗结果大爆冷门,宋国军队竟然破天荒地获得了胜利。捷报传来,宋国上下一片欢腾。
击败了郑军的将鉏和乐惧敲着得胜鼓回到了夫渠(今河南商丘境内),大家高兴啊,终于击败了郑国人,“恐郑症”从此一去不复返了。
“兄弟们,今晚开怀畅饮,庆祝胜利。”将鉏和乐惧高兴坏了,当晚大宴官兵。
宋国人真的以为击败了郑国人,但是,郑国人没有这么认为。
郑国人是被击败了,但是实际上应该说是被击退了,因为他们既没有被消灭,也没有被击溃。对于郑国人来说,只能说是上半场略处下风,真正决定胜负的是下半场。
宋国人当晚喝得很好,很高兴,以至于第二天天亮的时候都没有醒过来。可是,这个时候郑国人已经来了。
于是,这场战争最后的结果就是:宋军全军覆没,将鉅和乐惧都被活捉。
“恐郑症”不仅没有结束,反而更重了。
【战争一触即发】
宋军再次惨败的消息传到了晋国,晋厉公立即召开八卿会议,讨论世界局势的最新进展。
“我们必须教训郑国了,奶奶的,他们简直就像婊子,谁给钱就跟谁上床。”晋厉公非常愤怒,他已经忍无可忍了。
“不要,我觉得仅仅是郑国背叛我们,不应该出兵,该等到诸侯都背叛我们。”士燮反对。他的理论跟他的做人理论是一致的,那就是能忍则忍。
士燮能忍,别人都不能忍了。
“不行,我不能在我的手里丢掉晋国的霸主地位,一定要出兵。”栾书急了,自从当上中军帅之后,还没有什么政绩,他现在要表现一下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