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天下归秦(第7/8页)
第二,睡好;
第三,洗一个热水澡。
前两样倒也罢了,唯独第三样,在当时而言,委实是一项了不起的享受。
王翦每天都端着饭碗,到各个营区去,与将士们一同进餐,跟他们拉拉家常,说几个笑话,鼓励他们好好休养,不要想打仗的事。
这样过了好几个月。有一天,王翦突然派人到下面去看看士兵们都在干啥,回报是:“他们在比赛扔石头,看谁扔得最远。”
王翦哈哈大笑,说:“小伙子们可以出战了。”
他已经得到情报,项燕跟他对峙了几个月之后,终于按捺不住,正准备率军向东,迂回到秦军侧翼寻找战机。
王翦偷偷抽调了一支精锐部队,尾随项燕的部队转移。同样的战术,项燕在对付李信的时候用过,现在却被王翦用来对付项燕,可以说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秦军趁着楚军没有防备,发动突然袭击,一举将楚军击溃。王翦乘胜追击,又在蕲县(今安徽省宿州)大败楚军,杀死了项燕。
第二年(公元前223年)春天,王翦和蒙恬又攻破寿春,俘虏了楚王负当。春秋时期的老牌霸主,曾经给中原各国带来数百年战栗的庞大楚国,终于寿终正寝。
值得一提的是,项燕在蕲县战死的时候,他的儿子项梁侥幸从战场上捡回了一条性命。楚国灭亡后,项梁带着一位年仅九岁的侄子浪迹江湖,流落至吴中(今江苏省苏州一带)。
这个孩子名叫项羽。
王贲亡齐
嬴政加快了兼并六国的步伐。
公元前222年,王翦大军刚刚消灭楚国,王贲和李信便在北方发动攻势,俘虏了燕王喜和代王嘉,将赵、燕两国的残余势力一扫而空。
与此同时,王翦继续东进,在平定了吴越之地后,又南征“百越之君”,将现在的福建省大部分地区纳入秦国的统治范围。
在嬴政的书房里,挂着一幅巨大的天下地图。每灭掉一国,他便命人在相应的位置画上一面黑色的“秦”字旗。现在,只剩下东海之滨的齐国,在一片黑色的海洋中摇摇欲坠。
关于齐国这些年的历史,有必要做一个交代。
前文提到,齐闵王年间,燕国大举入侵,几乎占领齐国全境,只有即墨和莒县仍在坚守。楚国派淖齿率军救齐,淖齿却杀了齐闵王,企图与燕国共同瓜分齐国。
齐闵王被杀的时候,太子田法章藏匿在莒县一个叫太史敫(jiǎo)的人家里当仆人,不敢暴露自己的真实身份。太史敫的女儿,是个秀外慧中的姑娘,她见田法章气宇非凡,做起事来却笨手笨脚,不像是个下人,凭直觉认定他是个落难的富贵人家子弟,趁人不注意,时常拿些食物给他吃。一来二去,两个人竟然擦出火花,偷偷地好上了。
后来淖齿又被王孙贾杀死,莒人到处寻找齐闵王的太子,想立他为君。田法章不知道外面的形势,害怕人们把他也杀掉,很长时间躲着不肯出来。直到有一天,他觉得危险已经过去了,才对别人说,我就是太子。
再后来,他就被莒人立为国君,也就是历史上的齐襄王。太史敫的女儿被立为王后,不久之后便生下了一个儿子,取名田建。
女儿当了王后,本来是家族的光荣。太史敫却是个古板固执的老头,宣称女儿没有通过媒聘就私自嫁人,丢尽了家族的脸,这样的女儿我不认!从此之后,果然终身没有见他女儿。然而王后贤惠,没有因此而失礼于父亲,每逢过年过节,总是上门慰问,被拒之门外也不生气,留下礼物,下次再来。
公元前265年,齐襄王去世,田建即位。王后升级为王太后,在幕后协助儿子治理国家,谨慎地处理与秦国的关系,对诸侯也很诚敬,小心翼翼地维护着齐国的安全。
有一次,秦昭王派人给王太后送来一副玉连环,说:“寡人听说齐国人都很聪明,请问您能解开这副玉连环吗?”
王太后把玉连环拿给群臣看,群臣传来传去,没有一个人能够解开。秦国使臣在一旁偷笑。最后,玉连环又传回王太后手里。王太后命人拿来一把锤子,一锤就把它敲破,对秦国使臣说:“请转告秦王,老妇已经解开了。”
从这个故事不难看出,王太后其实是个内刚外柔的人,表面上很温和,内心却始终有一杆秤。遇到那些解不开的结,她会毫不犹豫地拿起锤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