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秦定国策:远交近攻(第8/9页)

范雎不动声色地看着这一幕,咳嗽了两声,大伙立马安静下来,全看着范雎。须贾将头紧紧贴在地面上,大气都不敢出,听到范雎说:“有这三样罪状,你死不足惜。但是念在你昨日赠我绨袍,还有些情义,就饶你一死吧!”

须贾听到最后一句,终于忍不住号啕大哭起来。

几天之后,须贾回国。范雎准备了丰盛的酒筵,将各国使臣都请了来,和他们坐在堂上饮酒,却让须贾坐在堂下,面前摆的不是饭菜而是马料。两个身强体壮的奴隶一左一右夹着须贾,逼他吃了一顿马料。

临走的时候,范雎说:“替我带话给魏王,赶快把魏齐的头送来。要不然,我就屠灭大梁城。”

须贾回到魏国,把一切都告诉了魏齐。魏齐大为惊恐,不待魏安僖王发话,就逃出大梁,流亡赵国,躲藏在平原君家里。

秦昭王得到这个情报,给平原君写了一封信,说:“寡人早闻公子大名,希望能够与您结为朋友。您能不能屈尊到秦国来住几天,寡人希望能够和您痛饮十天十夜!”

平原君和孟尝君一样,是一个极重义气的人,专好结识天下英雄好汉。听到秦昭王这样说,不觉蠢蠢欲动,再加上也不敢拒绝秦昭王的邀请,便欣然入秦。

秦昭王果然不爽约,和平原君连着喝了几天酒。到了第十天的时候,秦昭王才说:“当年周文王得到姜尚,把他当作太公;齐桓公得到管仲,称之为仲父。现在寡人得到范叔,也是把他当作自己的亲叔父来对待。寡人得知,范叔的仇人就在您家里,希望您将他的人头送来,好让范叔开心,寡人不胜感激。否则的话,您就留在秦国,时常陪寡人饮酒聊天罢!”

“大王说的是魏齐吧?”平原君镇定地说,“我跟他确实是朋友。尊贵的人交朋友,为的是能庇护低贱的人;富裕的人交朋友,为的是能够接济贫穷的人。魏齐即使在我家,我也不会将他交出来,何况他不在。”

秦昭王也没有太为难平原君,留他在咸阳住下,但是派人送了一封信给赵孝成王,说:“您的叔叔平原君在秦国,而秦国的仇人魏齐又在平原君家。请大王立即将魏齐的头送来,不然的话,寡人将兴兵伐赵,平原君也就甭想再回去了。”

赵孝成王跟魏齐没交情,有也不会为了他而得罪秦国,于是发兵到平原家捉拿魏齐。魏齐见事态紧急,连夜出逃,跑到另外一个朋友——赵国现任相国虞卿家里。虞卿二话不说,解下相印,带着魏齐抄小路逃亡。考虑到最危险的地方也许是最安全的地方,虞卿和魏齐干脆潜回大梁,打算寻求信陵君的帮助,再逃到楚国去。

信陵君魏无忌是魏安僖王同父异母的弟弟,与孟尝君、平原君、春申君并称战国四公子,也是一位侠义之人。但是信陵君也不想因为魏齐的事得罪秦国,犹豫着不肯接见他们,而且问自己的门客:“虞卿是个什么样的人?”

门客中有位侯嬴(关于信陵君和侯嬴的故事,以后还会讲到,在此不提),回答道:“人确实不易了解。虞卿穿着破鞋子,戴着破帽子,第一次见赵王,赵王就赐他白璧一双,黄金千两;第二次见赵王,就拜为上卿;第三次见赵王,就交给他相印,封万户侯。可是,魏齐因为落难去求见他,他马上解下相印,跟着魏齐逃亡。这样的人来投奔公子,公子却推三阻四,人确实是不容易了解啊!”

信陵君非常惭愧,马上驾车去迎接虞卿和魏齐。没想到魏齐听说信陵君不愿意见他,又气又怒,趁虞卿不注意,拔剑自刎了。信陵君赶到的时候,只看到虞卿一个人呆呆地坐在地上,对着魏齐的尸体发呆。

此后,赵孝成王还是派人到魏国取走魏齐的人头,派人送到咸阳,这才将平原君换回来。

范雎用自己的经历证明了一个古老的道理:士可杀,不可辱。杀了便也没事了,一了百了;可是如果把侮辱士人当作一种乐趣,士人的报复将是暴风骤雨,直至你死我活。

范雎还用自己的行动阐释了什么叫快意恩仇。据《史记》记载,范雎当上相国后,有一天王稽来找他,问他知不知道世上有三种不可知和三种无可奈何。

范雎不知道他葫芦里卖什么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