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晚景李士棻(第2/2页)

其时士棻五十七岁,无房产,无存款,而老师曾国藩已逝世,再无大力护持的人,晚景极不乐观矣。如刻诗稿,需二百两银子,他向两位“同年同门之厚于赀显于仕者”告贷,竟然一文钱都没借到(《题新印诗卷序》)。日常生活也难以为继,居然绝境。谁料天不绝人,在北京时相好的一位名角儿恰在此时到上海发展事业,与他鸳梦重圆,解决了生计问题。

杜蝶云(1847—1899),苏州人,是同光间戏曲界的传奇人物,生、旦、净、末,皆所擅长,因在北京演戏得罪权贵,被迫南归,遂于上海创立新班。二人在北京初见时,蝶云只有十三岁,而今再见,虽然“一般憔悴两瓢零”,重拾古欢,竟有“老矣更期勤会面”“三十余年梦未醒”的观感(《除夕留杜芳洲旅窗说梦》),确实出人意料。而更令士棻感愧的则是旧情人不仅珍惜旧缘,甚而让他住到自己家里,提供一口养老软饭。于是,为士棻铭墓的黎庶昌大发感慨,至谓“斯足以愧天下士”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