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百六 吴王濞列传第四十六(第3/5页)
七国反叛的文书被天子获知后,天子就派太尉条侯周亚夫率领三十六位将军,前去攻打吴、楚;派曲周侯郦寄攻打赵;将军栾布攻打齐;大将军窦婴驻扎在荥阳,监视齐、赵的军队。
吴、楚反叛的文书已经上报,朝廷军队还没出发,窦婴也没有出发,向皇上称颂原吴国的丞相袁盎。袁盎当时在家闲居,下诏征召他入宫进见。皇上正和晁错筹划军队和军粮的事情,皇上问袁盎说:“你曾经任吴国丞相,了解吴国大臣田禄伯的为人吗?如今吴、楚反叛,您认为该怎么办?”回答说:“不值得担忧,现在能打败他们了。”皇上说:“吴王依靠铜矿来铸造钱币,煮海水来制盐,引诱天下的豪杰之士,在头发白了的时候起来反叛。像这样,他的计谋不是万无一失,难道会发动么?怎么说他没有什么作为呢?”袁盎回答说:“吴国有铜、盐的便利是确实,哪里能有豪杰而且引诱他们呢!假如吴王真的得到豪杰,也将会辅佐吴王施行正义,不会造反了。吴王所引诱的都是无赖子弟,逃亡、铸钱的坏人,所以互相勾结着而造反。”晁错说:“袁盎分析得很对。”皇上问道:“怎么作出对策呢?”袁盎回答说:“希望屏退旁边的人。”皇上屏退了别人,只有晁错还在。袁盎说:“我所说的,作为人臣不能知道。”于是屏退晁错。晁错急忙避开到东厢,十分怨恨。皇上最后问袁盎,袁盎回答说:“吴、楚互相来往书信,说:‘高帝封刘姓子弟为王并且各有分封的土地,如今奸臣晁错擅自惩罚诸侯,削夺诸侯的封地。’所以用造反为名义,向西一同诛杀晁错,恢复原来的封地就罢兵。如今计策只有斩杀晁错,派使者赦免吴、楚七国的罪过,恢复他们以前被削的封地,那么军队不用交战就全部罢去了。”于是皇上沉默了很长时间,说:“想来真该怎么办呢?我不会爱惜一个人而拒绝天下的。”袁盎说:“我愚蠢的计谋没有再超过这个的,希望皇上好好考虑。”于是任命袁盎为太常,吴王弟弟的儿子德侯做宗正。袁盎秘密准备行装。十多天后,皇上派中尉去召晁错,骗他乘车巡行东市。晁错身穿上朝的衣服被斩杀在东市。然后派袁盎以侍奉宗庙的身份,宗正以亲戚辅助朝廷传达训谕的名义,依照袁盎的计策出使告知吴王。到了吴国,吴、楚的军队已进攻梁国营垒了。宗正因为亲戚的关系,先进去见吴王,告诉吴王让他下拜接受诏书。吴王听说袁盎到来,也知道他要劝说自己,笑着回答说:“我已经做了东帝,还向谁下拜呢?”不肯接见袁盎,而把他扣留在军中,想强迫他做将军,袁盎不愿意,就派人包围守卫他,将要杀他,袁盎得以趁夜晚逃出,步行逃走,跑入梁国部队,便回朝廷报告。
条侯乘坐六辆传车,将要在荥阳会师。到了洛阳,见到剧孟,他高兴地说:“七国反叛,我乘坐传车到这里,自己没想到能安全到达。还以为诸侯们已经得到了剧孟,剧孟如今没有举动。我据守荥阳,荥阳以东没有值得担忧的了。”到了淮阳,他询问他父亲绛侯原来的门客邓都尉说:“计策从哪里来呢?”门客说:“吴国军队十分凶猛,难以和他们争胜。楚国军队轻浮,不能持久。如今为将军考虑,不如带领军队向东北在昌邑筑下营垒,把梁国放弃给吴国,吴国一定用全部精锐力量攻打它。将军深挖沟高筑垒,派轻装的军队断绝淮水泗水交汇处,堵塞吴军的粮道。他们吴、梁互相削弱而粮食耗光,就用保全强大的军队制服疲弊已极的军队,打败吴国是必然的了。”条侯说:“好。”听从了他的计策,就坚守在昌邑南面,派轻装的军队断绝吴军粮道。吴王刚发兵的时候,吴国臣子田禄伯任大将军。田禄伯说:“军队聚集而向西,没有别的奇妙道理,难以取得成功。我愿意带领五万人,另外沿着长江、淮水而上溯,收集淮南、长沙军队,进入武关,和大王会合,这也是一条奇妙的路线。”吴王太子规劝说:“父王以造反为名义,这种军队难以委托给别人,委托给别人也要反叛父王,怎么办?况且拥有军队而另外行动,会有很多其他的利害,无法知道,只是白白地损失自己罢了。”吴王就没答应田禄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