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六十九 苏秦列传第九(第8/9页)
争取秦国,这是重要的外交;讨伐齐国,这是正当的利益。重视重要的外交,力争正当的利益,这是圣贤之王的大业。
燕昭王认为他的信很好,说道:“祖先曾经对苏氏有恩德,子之叛乱的时候,苏氏兄弟离开了燕国。燕国想向齐国报仇,如果没有苏氏兄弟是不行的。”燕昭王就召见苏代,又一次友好地接待他,跟他商议攻打齐国的事。齐国终于被打败了,齐盡王出逃。
很久以后,秦国邀请燕王到秦国去。燕王打算前往,苏代劝阻燕王道:
楚国取得了枳邑因而国家危亡,齐国取得了宋地因而国家危亡,齐国和楚国不能因占有枳邑和宋地就去臣服秦国,为什么呢?就是因为有战功的国家是秦国的大敌。秦国夺取天下,不是靠推行正义,而是靠使用暴力。秦使用暴力的时候,是向天下公开宣称的。
它警告楚国说:“蜀地的军队,坐着船行驶在泯江上,趁着夏季的水势直下长江,五天就能到达郢都。汉中的军队,坐着船从巴江出发,趁着夏季的水势直下汉江,四天就能到达五渚湖。我在宛东屯兵,然后直下随邑。这样,聪明的人来不及谋划;勇敢的人来不及发怒;而我可以像射老鹰一样神速地进击您。您却想等待天下来攻打函谷关,不是想得太远了吗?”楚王因为这个缘故,用十七年的时间服事秦国。
秦国警告韩国说:“我军从少曲出发,一天就可以切断太行山的通道。我军从宜阳出发,然后到达平阳,两天之内,韩国各地无不都动摇起来。我军经过东周和西周,到达新郑,五天之内,韩国的国都就会被拔取。”韩国认为是这样,所以服事秦国。
秦国严正警告魏国说:“我军攻占安邑,围困女戟,韩国的太原就会被夺取。我军直下轵邑,经过南阳,封锁冀邑,包抄东周和西周。趁着夏天的水势,驾着轻便的战船,强劲的弓箭作前锋,锋利的戈矛作后卫,让荥泽口决堤,魏国的大梁就会被淹没了;让白马河口决堤,魏国的外黄和济阳就会被淹没了;让宿胥口决堤,魏国的无虚和顿丘就会被淹没了。从陆路进攻,就可打击河内;从水路进攻,就可毁灭大梁。”魏国以为是这样,所以服事秦国。
秦国想攻打安邑,恐怕齐国援助它,就把宋地托付给齐国,说:“宋王不讲道义,做个木偶人来象征我,射它的脸。我国与宋国土地隔绝,军队远离,不能够进攻它。大王如果能够打败宋国并占有它,我会感到就像自己占有它一样。”后来,秦国夺取了安邑,围困了女戟,便反而把攻克宋国作为齐国的罪状。
秦国想攻打韩国,恐怕天下各国援救它,就把齐国托付给天下,说:“齐王四次跟我订立盟约,四次欺骗我,又有三次坚决地率领天下的军队来攻打我。如果有齐国存在,就没有秦国;如果有秦国存在,就没有齐国。我一定要攻伐它,一定灭亡它。”后来,秦国夺取了宜阳、少曲,占领了兰邑、离石,便反而把攻克齐国作为天下各国的罪状。
秦国想攻打魏国,先尊重楚国,就把南阳托付给楚国,说:“我本来就要跟韩国绝交了。摧毁均陵,围困鄳阨,如果对楚国有利,我就感到正如自己占有它一样。”后来,魏国背离盟国而跟秦国联合,便反而把围困鄳阨作为楚国的罪状。
秦军在林中受到围困,为了尊重燕国和赵国,就把胶东托付给燕国,把济西托付给赵国。后来,秦国跟魏国讲和了,并把公子延作为人质,又利用魏将犀首组织军队进攻赵国。
秦军在谯石受到挫伤,接着在阳马遭到失败,为了依附魏国,就把叶邑、上蔡托付给魏国。后来,秦国和赵国讲和了,就要胁迫魏国,魏国不肯割地。当秦军被困的时候,秦王就派太后的弟弟穰侯跟魏国讲和;当秦军打了胜仗的时候,就同时欺骗了穰侯和太后。
秦国指责燕国就用胶东作借口,指责赵国就用济西作借口,指责魏国就用叶邑、上蔡作借口,指责楚国就用围困鄳阨作借口,指责齐国就用宋国作借口。这样总使说话像打圈子一样不停地转动,发动战争像虫刺人一样轻而易举,太后不能控制,穰侯不能约束。
龙贾一战,岸门一战,封陵一战,高商一战,赵庄一战,秦军杀死三晋的百姓有几百万人,现在那些活着的人都是父母被秦军杀死的孤儿。晋国西河以外,上洛地方,三川、晋国一带所受的灾祸,占三晋地区灾祸的一半,秦国制造的灾祸竟是这样的严重啊。但燕国和赵国到秦国去的人,都用争取服事秦国来游说自己的国君,这是我最忧虑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