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六十 三王世家第三十(第3/5页)

“元狩六年四月乙巳日,皇帝让御史大夫张汤在太庙立皇子刘旦为燕王。圣旨说:‘呜呼!儿子旦,接受这包黑色的社土!我继承祖先的帝业,根据古代的制度封给你国家,封在北方,世世代代成为汉朝的藩臣辅佐!呜呼!匈奴虐待老人,心如禽兽,侵犯掠夺,加以奸诈用巧计欺骗边民。呜呼!我命令将军讨伐它的罪行,统率万人的万夫长,统率千人的千夫长,三十二位君长都来归降,偃旗息鼓,军队溃逃。匈奴迁徙到了沙漠以北,北方州郡因此安定。竭尽你的心力,不要制造怨仇,不要做败坏道德的事,不要荒废战备。不习礼仪的人不得召在身边使用。呜呼,保卫国家养护百姓,能不恭敬谨慎吗!燕王你要警惕。’”以上是封燕王的策文。

“元狩六年四月乙巳日,皇帝让御史大夫张汤在太庙立皇子胥为广陵王。圣旨说:‘呜呼!儿子胥,接受这包赤色的社土!我继承祖先的帝业,根据古代的制度封给你国家,封在南方,世世代代成为汉朝的藩臣辅佐。古人有话说:大江以南,五湖一带,那里的人民轻浮。杨州是保卫中原的边疆,三代的时候距离京师很远,政教不能到达。呜呼!竭尽你的心力,要小心谨慎,对百姓施恩惠,百姓才会顺从,不要童蒙无知,不要放荡贪图安逸,不要接近小人,一切按照法规行事。《尚书》说‘臣子对百姓不作威,不作福’,这样就不会有后辱。呜呼,保卫国家养护百姓,能不恭敬谨慎吗!广陵王你要警惕。’”以上是封广陵王的策文。

太史公说:古人有话说“爱他就想使他富有,亲他就想使他尊贵”。所以帝王分土建国,封立子弟,用来褒扬亲族,次序骨肉,尊崇祖先,显贵皇族,使同姓的人散布于天下。因此形成强势,而王室安宁。从古到今,由来很久了。没有什么特殊的地方,所以不必论述记载。燕王、齐王的事迹,不值得采录。然而封立三王,天子谦恭礼让,群臣坚守道义,文辞粲然华美,非常值得观赏,因此附在世家里。褚先生说:我很幸运能够凭借文学成为郎官,喜爱阅读太史公的列传。传中说《三王世家》文辞可观,但寻觅这篇世家始终没有得到。私下从喜欢旧事的长老那里得到他们保存的封策书,把这些事迹编写出来传下去,让后人能够看到贤主的旨意。

听说孝武帝的时候,同一天把三个皇子都封为王:封一个皇子为齐王,一个皇子为广陵王,一个皇子为燕王。各根据皇子的才力智能,以及土地的贫瘠和肥沃,百姓的轻浮和庄重,为他们作策文用来告诫。对被封的三王说:“世世代代成为汉朝的藩臣辅佐,保卫国家养护百姓,能不恭敬谨慎吗!诸王你们要警惕。”贤主写的策文,本来不是孤陋寡闻的人所能理解的,不是博闻强记的君子根本不能理解它的深邃含义。至于策文的次序分段,文字的斟酌,书简的参差长短,都有深意,人们都不能知道。谨论定有关的真草诏书,编次在下边,让读者自己钻研它的意思从而加以解释。

王夫人,是赵国人,和卫夫人都受武帝的宠爱,而生了儿子闳。闳将立为王的时候,他母亲生病,武帝亲自前去问她,说:“儿子应当封王,你想把他封在哪里?”王夫人说:“有陛下在,我又有什么可说的。”武帝说:“虽然如此,就你的意思来说,想把他封在什么地方做王?”王夫人说:“希望把他封在洛阳。”武帝说:“洛阳有武库、敖仓,是天下的要冲地区,是汉朝的大都城。先帝以来,没有皇子封在洛阳为王的。除去洛阳,其他地区都可以。”王夫人不应声。武帝说:“关东的封国没有比齐国更大的。齐国东边靠海,而且城市大,古时只有临菑城拥有十万户,天下肥沃的土地再没有比齐国多的了。”王夫人用手击头,感谢说:“好极了。”王夫人病死,武帝非常哀痛,派使臣祭拜她说:“皇帝谨派使臣太中大夫明捧璧玉一块,赐夫人为齐王太后。”皇子闳封为齐王,年纪小,没有儿子,立为齐王以后,不幸早死,封国灭绝,改设为郡。天下的人都说齐地不宜封王。

所谓“受此土”的意思,诸侯王开始受封时,一定要受土于天子的泰社,拿到封国建立自己的国社,每年按时祭祀它。《春秋大传》说:“天子的国家有泰社。东方为青色,南方为赤色,西方为白色,北方为黑色,中央为黄色。”所以将封于东方的诸侯王取青土,封于南方的诸侯王取赤土,封于西方的诸侯王取白土,封于北方的诸侯王取黑土,封于中央的诸侯王取黄土。各取自己的色土,用白茅草包裹起来,封好堆土建成国社。这就是开始受封于天子的诸侯王。这叫做主土。主土,要建立社坛祭祀它。“朕承祖考”的意思,“祖”是指祖先,“考”是先父。“维稽古”的意思,“维”是忖度,是考虑,“稽”是应当,即应当顺从古人之道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