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十三 鲁周公世家第三(第3/7页)

真公十四年,周厉王暴虐无道,逃到彘地,出现了共和行政的局面。二十九年,周宣王即位。

三十年,真公去世,弟弟敖继位,这就是武公。

武公九年春天,武公和长子括、少子戏西去朝见周宣王。宣王喜欢戏,想立戏为鲁国太子。周室大臣樊仲山父劝谏宣王说:“废掉长子立少子,违背礼制;违背礼制,必然触犯王的命令;触犯王的命令,必然要诛杀他。所以发布命令不可以违背礼制。命令不能执行,政权的威信就不能建立。强制百姓执行违背礼制的命令,百姓就会背弃国君。下级服从上级,年少的服从年长的,这才符合礼制。现在天子立诸侯的继承人,而立少子,这是教百姓作违背礼制的事。假如鲁国服从君命,诸侯纷纷效法,则王的命令就会阻塞不行;假如鲁国不服从君命而惩罚它,等于是自己惩罚王的命令。惩罚它也失策,不惩罚它也失策,请王还是慎重考虑。”宣王不听劝谏,终于立戏为鲁国的太子,夏天,武公回国后去世,戏继位,这就是懿公。

懿公九年,懿公哥哥括的儿子伯御和鲁国人联合攻杀懿公,就立伯御作为国君。伯御即位十一年,周宣王讨伐鲁国,杀死它的国君伯御,而询问鲁国公子中能够引导诸侯的人,让他当鲁君。樊穆仲说:“鲁懿公的弟弟称,庄重恭谨敬事鬼神,尽心敬事长老;处理事务和执行刑罚,必先咨询先王的遗训和成规;凡是请教过的绝不干犯,凡是咨询考察过的绝不违反。”宣王说:“不错,这样的人一定能训守和治理他的百姓。”于是在夷宫立称为鲁君,这就是孝公。从此以后,诸侯大多违抗周王的命令。

孝公二十五年,诸侯背叛周王,犬戎杀死周幽王。秦国开始被封为诸侯。

二十七年,孝公去世,儿子弗湟继位,这就是惠公。惠公三十年,晋国人杀死他们的国君昭侯。四十五年,晋国人又杀死他们的国君孝侯。

四十六年,惠公去世,长庶子息代行国家权力,行使国君政务,这就是隐公。原先,惠公的嫡夫人没有儿子,他的贱妾声子生了儿子息。息长大成人,给他娶了宋女。宋女来到鲁国,惠公见她相貌美丽,夺为己妻,生了儿子允,提升宋女为夫人,立允为太子。等到惠公去世,因为允年幼的缘故,鲁国人共同让息代理主持国政,不说他是即位。

隐公五年,到棠邑观看捕鱼。

八年,以许田交换郑君陪天子祭祀太山歇息的祊邑,君子讥笑这件事。

十一年冬天,公子挥向隐公献媚说:“百姓都拥护你,你就正式即位吧。我请求为你杀死太子允,你让我当相国。”隐公说:“有先君的命令。我是因为允年幼,所以代行君权,主持国政。现在允已长大,我正在菟裘营建居室准备养老,把政权交还给允。”挥害怕太子允知道后反而会杀他,就反过来对太子允诋毁隐公说:“隐公想就此正式登位,除掉你,你应当谋划对策。请让我替你杀了隐公。”太子允答应了。十一月,隐公祭祀钟巫神,在社圃里斋戒,住在氏家里。挥派人到氏家杀死隐公,拥立太子允为君,这就是桓公。

桓公元年,郑国用璧玉交换天子赐给鲁国的许田。二年,把宋国贿赂的大鼎安放到太庙,君子讥笑这件事。

三年,派挥到齐国迎接齐女为夫人。六年,夫人生了儿子,生日和桓公相同,所以起名叫同。同长大,立为太子。

十六年,桓公和诸侯在曹国会盟,讨伐郑国,送郑厉公回国。

十八年春天,桓公准备出国远行,就跟夫人一起往齐国去。申极力谏阻,桓公不听,于是到了齐国。齐襄公与桓公夫人通奸,桓公怒斥夫人,夫人告诉给齐襄公。夏四月丙子日,齐襄公宴请桓公,桓公醉,派公子彭生把鲁桓公抱上车,命令彭生乘机折断他的肋骨,桓公死在车上。鲁国人向齐襄公提出要求说:“我们国君畏惧你的威势,不敢安居,远到贵国进行修好访问。礼仪成而人没有返,无法追究罪责,请求得到彭生以便在诸侯之间消除这种丑闻。”齐国人杀了彭生,用以讨鲁国人的欢喜。鲁立太子同为君,这就是庄公。庄公的母亲因而留在齐国,不敢返回鲁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