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二 孝武本纪第十二(第7/8页)
第二年冬天,郊祭雍县五色帝。返回,拜祭太一神并加祝词。祝词说:“德星光明硕大,显示出美好吉祥。寿星接着出现,光明远耀。信星昭明显现,皇帝敬拜太祝官所祭祀的各位神灵。”
这年春天,公孙卿说在东莱山见到了神仙,好像听神仙说要“见见天子”。天子于是幸临缑氏城,任命公孙卿做中大夫。因而来到东莱,留宿了好几天,没有能见到神仙,只见到了巨人的足迹。重新派遣方士去寻求神怪、采集灵芝药物的人数以千计。这一年出现大旱。于是天子既已出游但没有正当名目,就到万里沙地方的神庙中祈雨,经过时祭祀泰山。回程中到达瓠子口,自己亲临部署堵塞黄河决口,停留两天,把白马和玉璧的祭品沉入河中就离开了。派汲仁、郭昌二卿带领士卒堵塞黄河决口,改变黄河故道,另外疏浚两条支流引它入海,恢复了大禹治水时的原貌。
这时候已经灭亡了南越。越地人勇之就说“越地人习俗相信鬼,因此他们祭祀的时候都能见到鬼,多次都有效验。从前东瓯王敬重鬼,长寿到一百六十岁。后世子孙怠慢了鬼,所以就衰败”。于是下令越地的巫师建立越式祝祷的祠庙,安设上庙台却没有坛,也用来祭祀天神上帝和百鬼,并采用鸡骨进行占卜。皇上相信这一套,越式祠庙和用鸡骨占卜就开始流传。
公孙卿说:“仙人可以见到,但是皇上前往常常很匆忙,所以没能见着。现在陛下可以在京城建造一座宫观,像缑氏城那样,设置一些果脯枣干,神人应该可以招来的。而且仙人喜好有楼的居处。”于是皇上命令长安按照要求建造飞廉观、桂观,甘泉按照要求建造益延寿观,派公孙卿持着符节设置供品来恭候神仙。接着建造通天台,在它的下面摆设供品,企求招来神仙一类灵物。于是甘泉宫重新建造了前殿,开始扩充各个宫室的建筑。夏天,有芝草生长在殿房里面。天子因为堵塞住了黄河决口,兴造了通天台,天上好像显现出有神光的瑞应,于是下达诏令:“甘泉宫殿房里面生长出有九茎的芝草,为此大赦天下,免除复作的监外劳役。”
第二年,攻伐朝鲜。夏季,天旱。公孙卿说:“黄帝的时候举行封礼就天旱,曝晒封坛的土三年。”皇上于是下达诏令说:“天旱,意测是要曝晒封坛的土吧?特别命令天下尊崇地祭祀主管农事的灵星。”
第二年,皇上到雍县郊祭,通过回中谷道的时候,一路进行了巡视。春天,到达鸣泽,从西河郡回京。
第二年冬天,皇上巡视南郡,到达江陵后再往东行。登临并且用礼祭祀潜县南部的天柱山,称这座山叫南岳。在长江上乘船而下,从寻阳县出发到达枞阳县,渡过彭蠡泽(鄱阳湖),用礼祭祀沿途的有名山川。往北到达琅邪郡,再靠着海岸上行。四月中旬,到达奉高县举行了封礼。
当初,天子封祭泰山,泰山东北山脚下古时候有一处地方建有明堂,这个地方险峻但不宽敞开朗。皇上就想在奉高的旁边另建一座明堂,不明白关于明堂的形制规模。济南地方人公玉带奏上黄帝时代的明堂图。明堂图上在正中有一座殿,四面没有墙壁,顶上用茅草覆盖,四面通有水沟,围绕着宫垣筑成架空通道,上面有走楼,从西南角伸入殿堂,名叫昆仑,天子从这里进入,来拜祭上帝。于是皇上下令在奉高县的汶水旁像公玉带的图那样建造明堂。等到五年后来举行封礼时,就把太一神、五色帝的祠主安置在明堂的上座,让高皇帝的灵位安置在它们对面,后土神的祠主安置在下房,用二十头牛做祭牲。天子从昆仑通道进入,开始像行郊祭礼一样拜祭明堂。祭礼完毕,在堂下焚柴祭祀。而皇上接着又登上泰山,自有一套秘密的办法在山顶上祭祀。而在泰山下祭祀五色帝,各在和它们同色的方位,只有黄帝和赤帝并在一处,这些都由负责官员侍奉祭祀哩。祭祀时泰山上举火,山下就都响应也举火。
这以后的第二年,十一月甲子朔日晨旦是冬至时刻,推算历法的人认为是正统(历法周期的起点)。天子亲自到泰山,用十一月甲子朔日晨旦是冬至这一天在明堂祭祀上帝,没有采用封禅的礼仪。祭祀时候的祝词说:“上天增授皇帝太古时代上皇创制历法时的泰元称号和神蓍草,周而复始地循环。皇帝恭敬拜祭太一神。”向东到达海上,考察进入海域求神的人和寻求神仙的方土,谁也没有得到验证,然而还是更多地遣发人员,总是希望能够遇到神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