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 周本纪第四(第4/12页)

武王征召负责管理九州的各州君长,登上邠地的山阜,来遥望商邑。武王回到周都镐京,入夜睡不着觉。周公旦来到武王的处所,问:“为什么睡不着觉?”武王说:“告诉你:因为上天不肯享用殷家的祭祀,从姬发我未出生到现在这六十年,珍贵的麋鹿放在荒牧(比喻贤人被逐小人在朝),有害的蝗虫漫山遍野(比喻灾害严重民不聊生)。上天不保佑殷家,于是我们周家现在才能成就王业。上天扶建殷家的时候,他们登进任用名贤三百六十人,致使殷家的事业虽不甚昭显但也没有一下子就摈弃灭亡,一直到现在。我们周家还没有确定能够获得上天的保佑,哪里还有闲工夫睡觉!”武王接着说:“确定上天的保佑,让民众依从天子的朝廷,都要搜求出那些不顺从天命的恶人,要跟殷王受一样地惩处他们。日日夜夜辛苦操劳召徕贤人,以便安定我们西部地区,我只有办理好各种事情,直到使德教施于四方并放射出光明。从洛水河湾一直延长到伊水河湾,居地平易没有险固,那是夏代旧的居住地。我南边望到三涂,北边望到太行山、恒山的边鄙都邑,回过头瞻望到黄河,审视出洛水、伊水两岸,觉得它并不远离天子的居室,是建都的好地方。”在洛邑规划了营建周家的陪都然后离去。把马匹纵放在华山的南面,把牛放牧在桃林塞的旧墟一带;让军队放下干戈等兵器,经过整顿后解散:向天下显示不再用武了。

武王已经战胜殷家,这以后过了两年,问箕子殷家灭亡的原因何在。箕子不忍叙说殷家的坏处,拿兴存或灭亡国家的道理告诉武王。武王也感到难为情,因而就询问了一些天地间自然规律的事。

武王生了病。天下还没有完全安集,辅佐的诸公感到恐惧,就恭敬虔诚地进行占卜,周公斋戒沐浴举行消灾除邪的仪式,愿意以自身作抵押,去代替武王生病,武王的病情好转。后来还是逝世了,太子诵继承了王位,这就是成王。

成王年少,周家刚刚安定天下,周公恐怕四方诸侯背叛周朝,自己于是代行政治权力主持国事。管叔、蔡叔等各个弟弟怀疑周公有野心,就和武庚一起作乱,背叛周朝。周公奉成王的命令,进行讨伐,诛杀了武庚、管叔,流放了蔡叔。用微子开接续殷家后代,封国在宋。尽量收集殷家余留的民众,把他们封给武王的小弟名叫封的,封他为卫康叔。晋唐叔得到两株苗合长一穗的嘉祥谷物,把它献给成王,成王把它运到出兵征伐地转送给周公,周公在东部土地上接受嘉祥禾苗,颂扬了天子的圣命。

当初,管叔、蔡叔背叛周朝,周公去讨伐他们,经过三年终于全部平定,所以最初写作了《大诰》,其次写作了《微子之命》,其次是《归禾》,其次是《嘉禾》,其次是《康诰》《酒诰》《梓材》,说明写作的事情经过记述在有关于周公的篇章内。

周公行使政治权力经过七年,成王长大了,周公把行政权力交回给成王,面朝北站在群臣的位置上。

成王住在丰邑,派遣召公再次营建洛邑,顺遂武王的遗旨。周公经过多次占卜并反复进行了视察,最终完成了营建工程,便在这里安放下九鼎的传国大宝。说:“这里处在天下的正中,从四面八方输送贡品来的道路里数都是一样长。”就写作了《召诰》《洛诰》。

成王又把殷家遗留的旧民迁徙到洛邑附近的成周,周公拿成王的命令告诫他们,因而就写作了《多士》《无逸》。

召公担任太保,周公担任太师,向东去征伐淮夷民族,灭亡了奄国,把它的封君迁徙到薄姑。成王从奄国归来,住在宗周,写作了《多方》。

已经废黜了殷家的王命,袭击了淮夷,回归到王都丰,写作了《周官》。重新正定了礼乐,各种制度同时都加以修改,因而百姓们互相和睦,颂扬太平的歌声兴起。

成王已经讨伐了东部的夷族,息慎部族就来庆贺,成王赏赐财物,并指令荣伯写作了《贿息慎之命》。

成王将要逝世,惧怕太子钊不能胜任王位,于是命令召公、毕公率领诸侯来辅助太子才让他即位。成王已经逝世,召公、毕公率领诸侯,带着太子钊去瞻仰先王祖庙,拿文王、武王能够成就王业的不容易,来申诫训告太子钊要致力于节俭,不要有无穷的欲望,要用笃厚诚信的态度登临王位,这样就写了《顾命》。太子钊于是登位,这就是康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