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 周本纪第四(第10/12页)

二十年,景王喜爱子朝,想立他做国君,正碰上自己逝世,子丐和他的亲信同子朝争着要做国君。国内的百姓扶立长子猛做国君,子朝就进攻杀死了猛。猛即位不久又被杀所以称做悼王。晋国人又攻打子朝而让丐即位,这就是敬王。

敬王元年,晋国人要把敬王送进来,子朝已经自立为王,敬王不能送进来,居住在泽地。四年,晋国带领诸侯国送敬王回到周,子朝降做臣子,诸侯国替周修筑都城。十六年,子朝和他的亲信们再次作乱,敬王逃奔去了晋国。十七年,晋定公又把敬王送回到周。

三十九年,齐国田常杀死他的国君简公。

四十一年,楚国灭掉陈国。孔子去世。

四十二年,敬王逝世,儿子元王仁即位。

元王八年,逝世,儿子定王介即位。

定王十六年,晋国韩、赵、魏三家灭掉了智伯,各自分有智伯原有的土地。

二十八年,定王逝世,长子去疾即位,这就是哀王。

哀王即位三个月,弟弟叔攻袭杀死哀王而自行即位,这就是思王。思王即位五个月,少弟嵬进攻杀害思王而自行即位,这就是考王。哀王、思王、考王这三个王都是定王的儿子。

考王十五年,逝世,儿子威烈王午即位。

考王分封他的弟弟在河南成周,这就是封邑号西周的桓公,用他来接续黑肩被杀以后便空缺了的周公的官职。桓公去世,儿子威公依传代而即位。威公去世,儿子惠公依传代而即位,于是封他的少子在巩地来奉承周王,称号叫东周惠公。

威烈王二十三年,九鼎受到震动。策命韩、魏、赵做独立的诸侯国。

二十四年,逝世,儿子安王骄即位。这一年,强盗杀死了楚声王。

安王即位二十六年,逝世,儿子烈王喜即位。

烈王二年,周的太史儋见到秦献公说:“开始周是和秦国合在一起,而后来秦国因为被周平王封为诸侯就分别了,分别以后五百年要重新合在一起(指秦灭周),合在一起以后十七年成为霸王的人要出现了(指秦统一天下)。”

十年,烈王逝世,弟弟扁即位,这就是显王。

显王五年,向秦献公表示道贺,献公在诸侯中称做方伯。九年,把祭祀周文王、武王的祭肉致送给秦孝公。二十五年,秦在周的中心地带会见四方诸侯。二十六年,周把方伯的称号正式送给秦孝公。三十三年,向秦惠王表示道贺。三十五年,把祭祀周文王、武王的祭肉致送给秦惠王。四十四年,秦惠王自称王号。从此以后诸侯就都称王号。

四十八年,显王逝世,儿子慎靓王定即位。

慎靓王即位六年,逝世,儿子赧王延即位。

周王赧的时候,东周公、西周公各自为政。周王赧把都城从成周迁到西周的王城。

西周武公名共的太子死去,有五个庶子,没有嫡子可立。司马翦对楚王说:“不如用地资助公子咎,替他请求立为太子。”左成说:“不可以这样做。周如果不听从,这就使您的智谋受到困迫而和周的交往会更加疏远了。不如请求周君想立哪个儿子做太子,用暗示的方式告诉司马翦,司马翦再请求让楚国用土地来资助他。”果然立了公子咎做太子。

八年,秦国进攻韩国宜阳,楚国救援宜阳。楚又因为周也出兵怀疑他是帮助秦国的缘故,将要攻伐周。著名策士苏代替周游说楚王说:“为什么把周帮助秦国当作一种祸患呢?说周帮助秦国超过了帮助楚国的,是想让周纳入秦国的势力,所以称做‘周秦’。周知道它不可解脱,一定会纳入秦国,这是帮助秦国取得周的最精妙的计策。替王您计谋的话,周帮助秦国因而善待它,不帮助秦国也同样善待它,来让它和秦国疏远。周和秦国断绝交往,一定会纳入楚国了。”

秦国借用西周与东周之间的道路,将要去攻伐韩国,周感到恐惧。借给秦国,畏怕韩国;不借,又害怕秦国。谋士史厌对周君说:“何必不派人去对韩公叔说‘秦国之所以敢于穿过周来攻伐韩国,是相信东周的缘故。您何必不给予周一些土地,派出可以作人质保证的使者去到楚国’,秦国一定怀疑楚国,不相信周,这样韩国就不会受到攻伐了。又对秦国说‘韩国勉强给予周一些土地,便是让秦国来怀疑周,周不敢不接受’。秦国一定没有什么托辞而让周不接受,这样就可以从韩国接受土地而又听从秦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