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同声歌到压箱底(第2/3页)
晚明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春宫图空前繁荣的年代。产生与这一时期的春宫图卷和画册,有不少保存至今,为西方、日本和个别中国收藏家或机构所珍藏。这一时期的春宫图精品,以唐寅(号六如)和仇英(号十洲)二人的作品为代表,在艺术上达到了非常高的水准,素为收藏家所珍视;以致后来许多二三流的作品都喜欢伪托此二人之名,而“六如笔意”、“十洲春图”之类则成为流行词语。这一时期还发展了一种非常精美复杂的套色木刻彩印技术,用来印刷春宫图——即使是这种印刷件也成为后世收藏家的珍藏对象。批量生产使得春宫图在当时广泛流传。进入清代之后,装潢精美的春宫画册仍然经常被作为馈赠达官贵人的高级礼物。
高罗佩与《花营锦阵》
在国内外春宫图收藏者中,名声最大、学术成就最高的,或许当推荷兰汉学家高罗佩(R. H. van Gulik)。他本是职业外交官,因撰写《明代春宫彩印》和《中国古代房内考》两书而奠定了他作为汉学家的历史地位。高氏倾慕中国传统文化,他研究中国古琴,研究中国古代绘画,还娶了一位他十分倾心的中国大家闺秀水世芳作太太。他在西方世界最流行的作品,则是1949年初版的《狄公案》,这是以中国唐代狄仁杰为主角的侦探小说集,共15个中篇、8个短篇。其中既有西方侦探小说的技巧,渗透着西方的法律和价值观念,又充分反映了高氏对中国古代文化的体察和玩味,极具中西合璧之妙。
高氏在日本购得一套晚明春宫图册《花营锦阵》的翻刻木版,他认为价值甚高,遂决定将其印刷出版,并附一篇关于中国春宫图艺术的概论。等他动笔一写,发现事情远没有那么简单——他需要在这一领域作开创性的研究。于是1951年出版《明代春宫彩印》(Erotic Colour Prints of the Ming Period,通常提到的《秘戏图考》是他自题的中文书名),因书中的主体是春宫图,当时高氏只在东京私人印刷了50部,分赠世界各著名大学、图书馆和研究机构。
高氏既成中国春宫图之收藏大家,乃进而进行学术研究。他在这方面最常被西方论著引用的,是他对明代春宫图的统计。他在《中国古代房内考》中统计了12套春宫图册,共计300余幅作品,得到结果如下:


高氏在讨论统计结果时认为:“我想,性学家会同意上表是健康性习惯的良好记录。特别是如果考虑到,在春宫画上,设计者尽可能充分表达其愿望和发挥其想象,就更是如此。”这个推论基本上可以成立。
当然高氏的统计不是没有错误。比如在上表中没有任何男同性恋的位置,而实际上明代春宫图对男同性恋是有反映的——至少《花营锦阵》第四幅就是。但高氏将此幅误认为是肛交,犯了一个作为明代春宫图鉴赏权威绝对不应该有的大大“硬伤”(参见本书“高罗佩《秘戏图考》与《房内考》之得失及有关问题”一文第四节)。
此外,高氏在统计结果中特别附加说明:300多幅明代春宫图中,有一半都是“有一个或更多的女人在场陪伴”着那对做爱的男女的。这是一个很有价值的发现。事实上,古代中国人并不像现代都市中的中国人,把性看成很私密的事情。在中国古代,只有不正当的男女性爱才叫作“偷情”,需要避人耳目;而正当的夫妇性爱是可以正大光明的——丫鬟等人在一旁侍候着是司空见惯的事情。
春宫图的社会功能
明、清两代的春宫图,常被制成画册形式。典型的春宫画册通常取24或36幅之数,每幅各表现一种性交姿势或场景,一般每幅都配有一首香艳的诗、词或小令作为题词。晚明著名的春宫画册有《花营锦阵》《鸳鸯秘谱》《风流绝畅》《江南销夏》《繁华丽锦》等多种。春宫图也被用作小说中的插图,明末崇祯年间刊刻的《新刻绣像批评金瓶梅》200幅插图中就有几十幅是春宫图。
春宫图在古代有多种用途。除了用来展示性知识、性技巧之外,春宫图常被用来作为煽情手段。比如夫妇两人在做爱之前,或做爱过程中,可以一同观赏春宫画册。小说《肉蒲团》中对此有非常生动的描写。春宫画册《江南销夏》中有一幅也描绘了这样的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