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事编年(第4/4页)
1918年 1月 美国总统威尔逊在参众两院发表“十四点原则”的演讲。该建议包括建立解决民族自决的机构——国际联盟、贸易自由和门户开放等。
3月 德国通过《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和约》与俄国达成了同盟国在东线停战的和平协议。列宁大胆接受了这项条件苛刻的和约,因为他们预测即将爆发的德国革命能让自己挽回条约的损失。
6月—7月 德军在西线发动最后一次主动进攻,仍以失败收场。
8月 英军坦克冲破盘踞法国北部重镇亚眠的德军防线。
9月 德国最高统帅部宣布成立新议会制政府,以便向协约国议和。
10月—11月 首相巴登亲王(Prince Baden)执掌中左派联合政府,对现行政体进行大刀阔斧式的改革,并向美国总统威尔逊提出基于“十四点原则”的停战请求。一些德国海军舰队接到与协约国在北海进行最后一战的命令后,水兵哗变。德军在西线全面溃败,革命在德国国内已成燎原之势。德皇威廉二世逃往荷兰,德国皇室宣布下野,德国内战爆发。共产党人卡尔·李卜克内西(Karl Liebknecht)和社会民主党人菲利普·谢德曼(Philipp Scheidemann)相继宣告德国成立共和国。社会民主党领袖弗里德里希·艾伯特(Friedrich Ebert)接替巴登亲王掌权。
11月 双方在法国东北部贡比涅森林签订停战协定。
1918—1919年 德国工业界与商业界联合会共同成立“中央工作联盟”,用以平息革命、进行社会改革。
1919年 1月 德国各地举行大选,中左派获得压倒性多数。国民议会在小城魏玛召开。
6月 26个国家出席在巴黎举行的和会。德国在凡尔赛、匈牙利在特里亚农、奥地利在圣日耳曼、土耳其在色佛尔(1920)分别同协约国签署和约。苏俄未获准出席。英国代表团成员约翰·梅纳德·凯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警告和约会埋下“下次大战的种子”。
4月 《国际联盟盟约》在巴黎和会上通过。
8月 德国各政党在小城魏玛达成妥协:《德意志国家宪法》通过,魏玛共和国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