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王佟生口述(第8/8页)
王:你不敢动,因为很多大的那个什么也不知是谁的,也没碑。
定:碑是都砸了还是原来就没有?
王:有的是上面写着谁谁谁,有的是没有。达园西边是老的一些墓,原来有桃树。“文化大革命”小孩子去了以后扒出鼻烟壶往碑上摔,摔不动就砸。
紫碧山房这儿有3棵特别大的树,那杨树将近有400年的历史了,都长得特别棒,从下边到上边十几米没有一根分叉。每棵杨树都有一条蛇,那是帝王树,那蛇每到这个月的十四、十五月亮圆的时候就下来上那井上喝水,我那会儿小时候我也不怕,一直到(一九)六几年还有一条那么粗的大蟒。1957年、1958年锯树,那时候不是大炼钢铁么,上那儿弄这树烧那什么,炼钢去嘛,这3棵树就给干掉了。101中学那儿也有3棵树,我说这边是帝树,那边是妃树,帝妃。现在那3棵树为什么破坏不了?那会儿都想锯了,这是青杨,那时候不知道,上那儿一锯去往出流血,吓得这帮人赶快跪下了。现在唯独我们家住的靠西边还有棵树没锯掉,因为锯的时候它流着红的汤,害怕呀,这都是,这帮锯的人赶紧跪了,树神。
定:听说您写了几本书,我能看看吗?
王:还没完全定稿呢,我这儿老是事儿多。
定:您写圆明园主要是写什么呢?跟我做的这东西不一样吧?
王:不一样。我是写我从小时候的记忆,另外也查一些史料,从圆明园山、水的形成开始写,因为圆明园像寒山这个地儿呀,它不是像咱们好多专家写的这个,是石叠起来的山,不是,它是砾石结构,从大青山山脉下来以后,分4个叠次下来的,包括像玉泉山,它不也是砾石结构的一种产生吗,突然间它就起来了。像万寿山,也是。像紫碧山房这个,它原来是一个山包,围着这个小山包啊,周边全是水,就突然起来这么个山包。清朝时候绕着这个山包呢,特别是到了嘉庆朝的时候,就大量地在这儿建筑,原来北边这一片就有横云堂,这是主殿,横云堂,齐云楼,都是在山顶上起的这个楼,本身跟圆明园它是隔开的。从它往东这一片,全是平原,是绿洲,这么设计的。北部全是马场。从雍正开始,外国不是进了好多马吗?没地儿放啊,北边包括树村南侧,就全是马场,皇上和太子都上那边骑马去。
定:您的意思就是说,后来修圆明园的时候都是根据它原来的地势,不是人工地把它造出来的?
王:不是人工的。因为你一看它北山啊,就能看得特别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