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关俊民口述(第5/9页)
1920年前后朝阳门箭楼东南面,围绕瓮城的内城东护城河的鸭子注51
这外潘家窑,就是我们关家。这里原来都是活水,鳌拜被平反之后,宫里就允许我们家提闸放水,等于是给公主家的恩典嘛。当然也不能老提闸放水啊,老提闸放水也不行,是这么着。
那时候我们关家分五个门,就是入股的有五家。后来有一家退了,就是四家,一家是我那个大伯父家,就是给我老师冯先生提供书稿的那个;一家是戴鑫英注53他舅爷家;还有一家是管库的;还有一家就是我们这支,老九这支,我们这支岁数小,卫齐就小嘛。
这四家怎么分这个地呢,要公平怎么办?那不是仨苇塘吗,那就拿绳子,大缆绳,顺着苇坑的一边往另一边拉,等于是一个大十字罩在上面,这就一分四块儿。然后从大的顺着来,谁今年要这大的,上供,就你们家上。比如咱们四个啊,今年归你。这谁也不吃亏。
定:这我没听懂,怎么还有大有小?
关:苇坑的形状是不规则的,只能每年量一次啊。
定:那上供是什么意思呢?
关:在我们家的地里上供啊,就是豪格坟前边啊,这叫衙门,衙门前边——我跟您讲的全是实实在在的啊,只有搞这个的才知道——过去都叫衙门,没有叫坟地的。一说老衙门在哪儿,老衙门就是这儿,衙门前边的东南角,这是我们老关家最早的封地,三合土拍的一个大影壁,我听我那大伯父说,有这么大,这么高,后来给拆了。在影壁南边这儿,摆四桌供,今年你分了最大的,这苇坑啊,连养的鸭子,和打下的苇子,全归你,那今年的这四桌供,也归你上。明年如果定教授您分了最大的,那供就归您上。后年要是我拿了这最大的,这四桌供也归我。挺合理的。
定:就是你们那四大家,四个大股东,你们去上供,是吧?
关:对对对。
定:摆四桌供,那是供什么呢?
关:主要就是祭地,有那块儿地,求每年的收成好吧,一个也是感激一下祖先留这块地的恩典。保佑这个风调雨顺的意思。
定:可是怎么会是祭地呢?这事儿我觉得有点儿奇怪。
关:是啊,比较个别嘛,我也纳闷儿呢,就这和别人不一样。就是在我们拍的三合土的影壁那儿,那儿有一块地,我们在那儿祭。新坟旁边还有个小庙儿,现在能找到的遗迹只有一棵这么粗的槐树了。你看这不是显谨亲王坟么,这儿,这儿有个小庙,一间一厦,前面带一出廊的,那青苗神和黑白无常都搁那一屋里头,还有土地(神),还吓死过人。这个也和别人不一样。
定:这个是谁去?是他们肃王家的人去祭,还是你们大家去?
关:小庙儿是他们肃王家的,祭青苗神是大家祭。
咱们再讲这鸭子,鸭子房也是一排一排的,前边用这个篦子,现在有这老照片,有的是木头的,放上水,但是大多数都是雇人,就在这护城河里放,这一间房里,大约啊,就是养50到80只。为什么叫大户呢,它就一次能养几千只,比如四五十间房,二三十间房。其他小的就都提不上了。比如你也养,你是小养殖户,就不行。这是固定的。
定:这北京鸭主要不是出在玉泉山吗?
关:就这儿!这五家。然后这五家就都归到莲花池,就都归到这儿了。他们现在老说莲花池莲花池,莲花池(的鸭子)是解放后他们这几家剩的。注55现在研究烹饪史,一说就是北京填鸭,是从莲花池开始的。那是1951年之后,公私合营啦。实际上过去是这五家。这段历史也很少有人说,过去这个地方叫二王坟,它不是温良郡王猛峨的坟么,猛峨没继承王位啊,这个地方我们小时候就叫鸭子房。
城楼下,护城河畔的一户养鸭人家注54
杨家呢,就是全聚德,他们住在西四羊肉胡同,它那个地方叫小财神庙,后来叫地质礼堂,那条胡同进去。那个老李倒没瞎讲,他们不是哥儿仨吗?那老三就说得了,他不能说买咱家地啊,咱家地都是旗地,他说给咱们几亩地,咱做坟地,就把这地卖给他了,给他的是东南边的那个小苇塘,说:“那你得圈上,不能影响我家的风水。”他就在外边种上松树,把这地儿给圈上了。我小时候还有几棵,现在还有没有我可不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