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马荣祥口述(第3/9页)
2.在台湾的演出
定:伞兵部队不是很精锐吗,在国民党的军队里边?跟你们也有点关系吧?
马:我们是演戏的,跟政治没有关系。
定:就是说你们不管他们精锐不精锐,能打不能打,反正你们就演戏,是吧?
马:成立一个剧团么。
定:您别对我有什么顾虑,我跟政治没什么关系,我是搞学术的。
马:没有,现在是两岸一家亲啦,习主席不是说了嘛。北京人跑到台湾来的太多了。现在伞兵里头当官的有很多都是北京人哪。那个时候招伞兵是初中毕业才要。不是说拿起枪杆就都成。
定:得有文化。
马:不单是有文化,都是要初中毕业。
定:我原来以为到台湾来的北京人很少,听您这么一说好像不是啊。
马:不是很少,北京人有多少人出来啊。就是伞兵出来得多,上海的也有,就说是伞兵。那时候都是18岁、20岁啊,最多的21岁,超过21岁不要啊。
定:您那时候多大?
马:我那时候才19岁。伞兵出来的这帮人都是十几岁。
定:就是说伞兵剧团里头有很多也是从北京去的?
马:在北京招一批,在广东招一批,各省去招,可是招我们这批的呢,是北京人张团长。他有威信呢。
定:你们刚到台湾的时候生活还挺好的?
马:也不是挺好的,也都跟着军人一块儿吃饭哪,没有开小锅饭。
定:不是给你们的钱特别多吗?
马:对,钱比较多,个个儿手上都有金镏子,有的还有金镯子。(笑)
定:那比一般到台湾来的人条件就好多了。
马:后来到台湾有一段不好,因为伞兵第3团“叛变”。注212原本这船要开到台湾,他们一下子开到连云港。那个团长是共产党员,老共产党员,这一下子第1团到了台湾,孙立人当总司令,先缴械,缴完械再下船,就是你一人空身下船。就怕你带着枪再“叛变”哪,就怕里面还有是共产党的。因为第3团带着伞兵三个旅的装备。
定:反正你们没事是吧?没有查你们?
马:我们没事,没有事。
定:开始的时候生活也不错。
马:开始不错,后来团长一看说不行了,跟着他们一块儿太乱,军装不整,乱穿乱什么,就把我们弄到一个老百姓家里去了。
定:就是伞兵有这么一个剧团还是陆军什么的都有剧团呀?
马:反正到了台湾以后,先有空军成立了大鹏剧团。
定:我原来以为您就是大鹏剧团的,因为马崇禧就说您是大鹏剧团的。
马:对,空军。我们到台湾呢,我们就属于陆军。后来就有一个“空军总司令”,王叔明,他最喜欢京戏,就说这伞兵是属于空军的,由空中调来的,怎么能属于陆军管呢,后来呢,这里他们换防啊,他就把我们这伙人调过去了,调到空军,这时候才成立大鹏剧团。大鹏剧团成立好了以后呢,演出都很频繁,反映很好,到空军各基地去演戏,后来“陆军总司令”也有钱么,他说我也可以办嘛,原来顾正秋有一个剧团,注213都散掉了。
定:顾正秋不是还挺有名的吗?
马:是呀,她是上海戏剧学校的,跟我们同年,都是我们这岁数的,现在都八十多了。后来就是陆光成立。后来海军一瞧我们也有钱我们也招一个吧,反正就是东找西找,也有半路出家的,下海的,都有,喜欢唱的。所以陆军剧团叫陆光,海军剧团叫海光。民营剧团呢,就是顾正秋的班一散,她唱不了了。民营剧团哪,在国内都是“国家剧团”哪,民营剧团后来是连饭都吃不上,你没这感觉吗?她这班一散,就有李万春的弟弟,李桐春,注214他们这伙人就跑到明驼剧团去了,联勤总部,联勤总部也有一个剧团,这伙人都没有了,人全死了,现在由北京出来的只有三个人了。我一个,还有一个同学王永春,唱武丑的,还有一个唱老旦的王鸣咏。就这仨人了,一块儿由北京出来的。别人都死掉了。就是说京戏的这伙人,戏剧从业人员,由北京到台湾的,已然死得都差不多了。
定:那你们刚到台湾的时候还有人看戏吧?
马:有,还有一帮大陆来的。不是光北京人到台湾哪,各省的什么上海人、广东人都有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