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人物观察(第29/29页)
他在上海的一次演说讲得很清楚,革命党与政党虽然都是过政治生活,牺牲进取的精神也始终一贯,但从事政治的方式毕竟大为不同,“昔日在海外呼号,今日能在国内活动,昔日专用激烈手段谋破坏,今日则用和平手段谋建设。”他解释说,建设就是要排除原有的恶习惯,吸收文明的新空气,最终达到真正共和的目的。
宋教仁只活了32岁,他的政治生涯不过十年,但作为同盟会发起人和领导人之一、中部同盟总会核心人物和国民党实际领袖,他在辛亥革命前后发挥了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从1911年秋天到1913年3月,短短一年半时间,他如同流星划过中国的天空。在我心中,他和蔡锷占有同样的地位。他们不是闪电,不是雷霆,他们是阳光,透明而温暖,短暂而永远,一部中国近代史因为有他们而有了新的质地,尽管他们的生命过早地凋谢,但他们毫无争议都是中国史上的阳光人物,他们呼吸到了政治文明的新空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