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编 民族主义和民主主义(第25/36页)

因此,在立法团要求修改宪法,取消成年男子普选权的时候,总统便以民主的忠实捍卫者的身份站了出来。他仿佛已将法国掌控在自己手中,他渐渐相信这一点,并且有理由这么相信。

总统的“政变”?路易·拿破仑凭借他的名望,还有军队的忠诚,并且依照他伯父的范例,于1851年12月2日发动了“政变”。共和主义人士的领导者们被囚禁或是流放;立法团也解散了;新宪法被颁布了。于是宪法呈交表决,而且以多半压倒性票数通过。

路易·拿破仑有关他已将法国掌控在手里的自信,被证明是对的。

从总统到皇帝?从此之后的差不多20年中,路易·拿破仑事实上已是法国的专制者。刚开始他顶着总统的头衔,可是在1852年11月,他通过了公民投票的授权(法国所有成年男子的投票)使用了皇帝的称号。自此之后,他成为了“法国人的皇帝,拿破仑三世”。

正如1804年法兰西第一共和国被拿破仑一世的帝国所取代一样,第二共和国也于1852年变成了第二帝国——拿破仑三世的帝国。

路易·拿破仑将自己看成是第三个皇帝,因为他打算承认拿破仑一世的儿子做法国正统的统治者。拿破仑一世的儿子卒于1832年。

二、拿破仑三世的统治

拿破仑三世虽然并不伟大,可是却很狡猾。他将自己的权威建立在人民主权的原则上,虽然自那时到现在,法国从未放弃这个原则。另外,他保留了1848年革命所设立的成年男子普选的形式;从此,法国一直在坚持这种民主政治的形式。

皇帝大权在握?可是在法国,民主与个人自由都被拿破仑三世掌控着。正如法国人民不久便发现,成年男子普选本身无法让一个国家获得真正的民主。遵照拿破仑1852年的宪法,只是在皇帝讨好选民和在选举立法团的时候,才能在公民投票中使用成年男子普选权。一切的选举全是由皇帝通过他在每个地方的行政人员狡狯地进行安排。这些行政人员要对有助于皇帝的候选人支付费用,算选票,还要写选举报告书。另外,立法团除了通过皇帝所提议的法律之外,并没有其他权力。

“民主的”专制者?民主的形式只不过是拿破仑三世掩盖个人专制的外衣。他有权力停战和宣战,委派所有官员,决断公共政策。他遏制反抗他的报纸。他将攻击他的人进行流放或囚禁。尽管法国人民在理论上享有充分的主权,可是事实上,个人自由远远不如1814年至1848年期间复辟的波旁王朝的统治时期。

对内政策?拿破仑三世在处理国内外事务的时候,意图效仿他所想象的拿破仑一世来行事。在国内的事情上,他的目的是调和所有阶级。

1、他增加了资产阶级与农民阶级的商业利益,创建了储蓄银行制度,让贸易公司的组建更容易。他渐渐采取了自由贸易政策,还利用普遍的公共工程来援助制造业以及商业。改进了港口,排干了沼泽,开通了运河,修复了公路,很多铁路也建立起来了。巴黎城得以改善而且被美化了。法国还举办了大型的国际博览会(万国博览会)。

2、他承认了合作社的合法化,废止了反对工会及罢工的法规,监督承担工人死亡以及工伤保险的私人公司,借此来帮助工人阶级。他喜欢被人们称作是“工人们的皇帝”。

3、他赋予了教士控制教育的新权利,在罗马驻兵是为了保护教皇,而且拥护教会的国外传教事业来获取教士的好感。他的妻子欧仁妮皇后诚心依附于教会,因为她的大方赠与,她被当作是教士的保护者及穷人的朋友。

对外政策?在对外事务上,拿破仑三世一心想要消弭掉维也纳会议所产生的后果。在他的心目中,拿破仑一世的失败以及法国的耻辱都是由那场议会决定的。他,拿破仑三世,要让法国恢复1815年之前它在欧洲所享有的荣耀与声威。他想要恢复它的“自然疆界”;他想要帮助“受欺压的民族”;他还想要重新建立一个法兰西殖民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