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编 民族主义和民主主义(第22/36页)
普鲁士不久便打败了那些较小的德意志邦国,7月3日,又在凯尼格列茨(萨多瓦)的血战中以压倒性的优势击退了奥地利。8月双方签署了和约。从此之后,普鲁士便能够随心所欲地操纵德意志了。
一个新的德意志?在之后的一两年里,俾斯麦重新组建了德意志,有以下几方面:(1)解散了1815年的德意志联邦;(2)将奥地利帝国从德意志中切掉了,而且迫使它将威尼斯地区割给了意大利;(3)普鲁士立即兼并了石勒苏益格及荷尔斯泰因两个公国、汉诺威王国、法兰克福自由市和其他地区。由此普鲁士原来被分隔的领地连接了起来,还增加了450万人口;(4)其余的美因河以北小的德意志各邦,在普鲁士的领导下结成了一个名叫“北德意志联邦”的亲密联盟。普鲁士国王被推举成为新联邦的“元首”,普鲁士的军事制度被推广到了所有结盟的邦国。俾斯麦除了继续担任普鲁士的首相之外,如今又成为北德意志联邦的宰相;(5)对美因河以南的巴伐利亚、符腾堡、巴登以及黑森这四个德意志邦成为独立邦表示认可;可是它们却通过关税同盟的贸易关系,通过军事防御联盟,与北德意志联邦紧密联系。
与法国的战争?自1867年至1870年,俾斯麦精心谋划诱导德意志南部各邦与北部成立自愿的政治联合。他知道它们并不相信普鲁士,并惧怕法国。在七周战争以后为法国谋求“报酬”的拿破仑三世,掉入了俾斯麦的陷阱中。俾斯麦渐渐采用巧妙但卑鄙的外交手段惹恼了法国皇帝,直至1870年7月,法国最终向普鲁士宣战了。
这个时候,德意志南部各邦正被民族爱国浪潮所激荡,和北部联邦同心协力,加入到了普鲁士的“防御”战中。
与法国的战争是激烈、短暂而具有决定性质的。发动战争的俾斯麦,再次获得了战争胜利者冯·毛奇的大力拥护。在1870年9月2日的色当大战中,拿破仑三世以及10万士兵都被俘虏了。1871年1月28日,巴黎在积极防守了127天以后,还是投降了德意志。俾斯麦现在可以随心所欲地创建德意志帝国了。
五、德意志帝国
1870年至1871年,俾斯麦的战争机器对法国的决定性胜利,是除德意志本土以外让俾斯麦与威廉一世可以共同完成德意志统一,所必须采取的最后一步,当然并不包括奥地利。德意志军队仍在进攻巴黎的时候,南部的四个邦巴伐利亚、符腾堡、巴登以及黑森自愿参加政治联合的请求被及时获准了。联合的称呼从“北德意志联邦”改为“德意志帝国”;1870年1月18日,在法国的凡尔赛故宫的镜厅,公开宣布普鲁士国王威廉即德意志皇帝之位。
被无情强加在法国头上的1871年条约,给德意志帝国带来了10亿美元的战争赔款及法国的阿尔萨斯—洛林。
铁与血的成就?法兰克福议会依靠演讲与选票所没得到的东西,俾斯麦通过了三场斗争的铁与血获得了。因为于1864年打败丹麦,1866年打败奥地利,1870年又打败了法国,德意志帝国终于在普鲁士的领导之下成立了。可是它并不包括奥地利或者瑞士,尽管两者都有一些地方属于德意志地区。
帝国宪法?新德意志帝国的组建同北德意志联邦有些类似。因为帝国是一个联邦,所以各邦还是依旧维护自己执掌内政的政府。帝国中最大并最具势力的邦——普鲁士,仍旧保留了并不民主的1850年宪法。在25个邦里,只有极少数邦在政治体制上采用了英国式的、真正意义上的议会政府。
联邦议会?联邦议会在帝国拥有最高权力,也就是帝国诸邦各王侯所委任的个人代表组建而成的一个机构。
帝国议会?帝国议会,也就是由全国成年男子广泛选出来的国民议会,几乎是一个辩论会,由于它的决议随时都有可能遭遇到联邦议会的反对而无法付诸施行。
皇帝?普鲁士的国王就是德意志的皇帝,他是一位真正的专制君王。他不需要咨询普鲁士议会便可任命普鲁士的首相,也不必听取帝国议会的建议便可任命帝国宰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