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编 民族主义和民主主义(第2/36页)

梅特涅公爵?来自奥地利的梅特涅公爵主持维也纳会议,是操控会议的精神支柱,还是旧秩序强有力的化身。他的最高目的是让专制体制和奥地利有个安全的世界。他坚决不在德意志成立强有力的政府;他尽量不让普鲁士出头露面;至于意大利,他公开声称它只是一个“地理上的名词”,而非一个国家。他成功地(暂时)将在奥地利统治之下的意大利弄得衰败不振,支离破碎;可是他没能使普鲁士长时间不出头露面。而且他完全控制不住人民追求民族统一和民主体制的急切愿望,这种愿望从法国先知们和独裁者拿破仑那传播开来以后,已经发展得根深蒂固了。

民主主义、民族爱国主义、宗教宽容和近代工业这些思想的持续发展,将以一种惊涛骇浪之势,把梅特涅以及穷他毕生精力所建造起来的思想防洪堤坝一起冲毁。

神圣同盟和非神圣同盟?从阻止战争,让精疲力竭的各国得到和平的角度来说,神圣同盟和四国同盟是做了一些好事。但它们遏制人民获取参与政治的权力,不承认同族团体在政治上联合的意愿,扼杀了政治或者宗教的自由思想等这些方面上,假如它们不是完全毫无用处,但多少也过时了。不管怎样,这些专制君王的强有力同盟让人畏惧,他们虔诚的表白已不让人相信,不久便在很多地方出现了抵抗。在拉丁美洲,正如上文所述,革命早就在进行当中,即便在欧洲专制体制的碉堡中,人民呼求自由的声音也难以受制了。

一、梅特涅打击反叛

梅特涅在中欧之所以能成功地维护专制体制一段时间,主要原因是依靠特权,而非人民广泛的意愿。就连梅特涅的故乡和堡垒所在地奥地利,对这个意大利北部和很多邻近地区的伟大统治者,也并不满意。至少很多人民是不满意、不开心的。还有一些人已经接受了法国革命所提倡的自由、平等和博爱的思想,所以他们对梅特涅这种遏制和扼杀这些思想的意图表示愤慨。

不稳定的奥地利?两起事件引发了奥地利的不稳定。其一,它的政治纲领(梅特涅的政纲)已经过时了;其二,它企图统治各族人民,例如意大利人、德意志人、斯拉夫人等等,可是这些民族都不想被它统领。奥地利如同一个开水锅上精装的盖子,随时都存在爆炸的危险。

可以肯定的是,意大利并不想支离破碎。意大利人既然同讲一种语言,就说明他们属于同一民族。他们并不满足于只是一个“地理上的名词”。他们对于梅特涅的统治最为不满,还要受奥地利的军事控制。为了方便统治,奥地利就一定要分裂它,可是意大利人憎恨分裂,他们渴望联合在一起。他们秘密筹谋,有时会公开宣布,期望得到自由。1820年在那不勒斯以及撒丁爆发了起义。意大利秘密组织的团体遍布各地,持续不断地激励自由和统一。烧炭党人是这些政治团体中最著名的。1831年,一个名叫“青年意大利党”的组织成立了,不久便发展成较有影响力的组织。

在德意志,正如上文所述,拿破仑为统一大业所做的很多努力都被维也纳会议破坏了。在奥地利掌控下建立的“德意志联邦”摆出一副迈向民族联合的姿态。这个德意志联邦只是灭亡的神圣罗马帝国的替代品,而并非真正意义上的联合,只是有些近乎独立邦国的松散联盟。梅特涅维护的诸国分裂政策,是他拥护专制君王权力纲领中的一部分。

拿破仑的努力已经指明了联合的方向。在反抗拿破仑的斗争中,德意志的爱国主义和自由主义已被唤醒。人民倡导宪法和民族联合的意愿在许多地方已非常强烈,梅特涅这类人却表示反对到底。但是自由主义和民族爱国主义的烈火,却不惧威胁和命令,燃烧得更为旺盛。这团烈火对德意志、意大利和其他很多国家的民众来说,是希望的烟烈火。

二、东欧的反抗

在俄罗斯,亚历山大一世的确是在诚心追求和平与公正,并且表达了信奉基督教的美德,可是他鼠目寸光,他的好意并未成功。他希望仁慈地对待他的子民,但是,他不乐意人民为自己办事。他对待他们像对待孩子一样。俄罗斯人在他的统治下已经纷乱不堪,所以在1825年他去世的时候,自由主义人士便奋起反抗他的弟弟尼古拉一世。他们渴望亚历山大的另外一个弟弟康斯坦丁继承沙皇的地位,因为他们觉得他更倡导自由,主张进步。不久反抗便被镇压下去了,可是很多人还在对自由抱有幻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