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编 欧洲的扩张(第15/21页)

除了强烈的探险欲望、征服的野心和对土地与粮食的需求之外,富有的人们还有一种日益增长的对舒适与奢侈品的需求。很多这样的物品能够通过和非洲与亚洲的贸易获得。十字军没减少贸易,反倒是增加了贸易。威尼斯与热那亚在东西方间的贸易过程中变得富庶。可是后来土耳其人占领了近东,商人们无法从老路前往亚洲,所以他们开始找寻新路,同时找寻新的供应货源。

基督教传教士的热忱?宗教在欧洲占据统治地位,基督教曾经是(如今还是)世界上空前热门的传道宗教之一。在中世纪末,基督教传教士已踏遍欧洲,并且逐渐转向亚洲。此时恰恰是商人们也想找寻新路的时候。最后,商人们与传教士们一起离开欧洲,一起旅行至世界上最远的地方。

一、在远东的传教士与商人

欧洲同中亚、东亚的直接交往,始于13—14世纪。此时,在成吉思汗和其继承人统治之下的蒙古人正从中亚向外扩张,创建了一个庞大的帝国。那时优秀的基督徒,包括教皇与法王路易九世,预见到如果蒙古人改信基督教,他们将会成为十字军反抗穆斯林最可贵的同盟军,另外还是一种将基督教扩至其他地区的方法。

最后于1245年,一位名叫约翰的圣方济各会修士柏朗嘉宾被派往远行,途经波兰、俄国,又前行了3000英里,来到了蒙古大汗的首都。约翰拜见了大汗,并不是很成功,可是两年后他回国了,详尽地写出了自己的旅行与观察笔记。之后没多久,还有一位名叫威廉的圣方济各会修士鲁布鲁克,也被派执行相同的使命。威廉自君士坦丁堡向北,又向东绕过黑海与里海,在蒙古大汗那儿住了半年时间,他也未达到自己的主要目的。但是他所写的书却介绍了很多情况,颇受欢迎,有利于激发欧洲人对遥远陌生的亚洲各地的兴趣。

波罗兄弟?这两位圣方济各会的修士约翰与威廉,都听说过很多有关中国的事情,可是第一批访问并探访中国的欧洲人是威尼斯商人。两位姓波罗的兄弟,约于1260年找到了前往中国的路,来到了忽必烈的宫廷。我们一定要记得,蒙古人统一了中国,忽必烈登上帝位,建立了元大都,即今天的北京城。他支持和协助艺术与学问,对每种宗教都表示宽容,而且鼓励中国与外界通商。所以,在波罗兄弟来到北京时,忽必烈对他们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耐心地听他们讲述欧洲的事情,而且委托他们前往邀请100名基督教传教士来到中国。

波罗兄弟取道波斯北面与亚美尼亚,于1269年回到了威尼斯。

马可·波罗?波罗兄弟为中国邀请100名基督教传教士的事情并未成功,可是他们自己却对远东产生了相当浓厚的兴趣,所以没多久便去中国进行了第二次旅行,还带上了其中一个人的儿子,也就是另一个人的侄子,年轻的马可·波罗。马可·波罗成为了中世纪最知名的旅行家。

他们走了四年的时间,途经亚美尼亚与波斯,穿过戈壁。后来,他们在中国逗留了17年,学习当地的语言,还为忽必烈服务。

年轻的马可·波罗用他的聪明才智获取了可汗的特别宠爱。可汗委派他很多官职与机密的使命。如此他便得到了许多不只有关中国,还有关邻近民族的知识。他于1292年向忽必烈辞行,搭船离开了中国。停靠在香料群岛与印度南部之后,他们向上行至波斯湾,自那里从陆路来到了地中海,最终于1295年回到了威尼斯。

马可·波罗回去之后没多久,便加入了威尼斯与热那亚间的战争。热那亚人将他俘获了。在一年的监禁时间里他写出了在远东的所见所闻。他的书成为最具价值的记载。之后很多欧洲人,包括克里斯托弗·哥伦布,都对阅读此书产生了无尽的兴趣。

在中国的商人与传教士?随着他们的脚步,大批欧洲商人与传教士找到了前往中国的路,有些人自陆路途经俄罗斯与蒙古,另外一些人经由海路自波斯绕过印度与印度支那。14世纪前半期,有一段时间,远东好像也被基督教化了。可是在14世纪后半期,中国爆发了一场佛教徒革命,最后明朝掌控了大权。信奉佛教的明朝人统治中国达近三个世纪,消灭了基督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