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编 希腊的古典文明(第16/22页)
叛乱还是没能避免。公元前371年,底比斯的军事天才埃帕米农达斯,领导底比斯、经琉克特拉大战一场,彻底摧毁斯巴达的战线和军队。之后的几年中,底比斯自然成了东希腊城邦中的领导者。可惜好景不长,历史再次重演:不断的叛乱、不停的战争、永远的分裂。
一个外来的征服者?希腊半岛的城邦,因为漫长的战争而耗尽了人力物力。城邦之间的矛盾和平衡曾经是希腊文明的巨大发动机,极大地刺激了希腊文明的前进。各城邦不仅在政治上针锋相对,在体育和文艺方面也互相较劲,竞争使得它们取得了卓越的成绩。但到了公元前5世纪—前4世纪,这种竞争和刺激就变成了一把锋利的双刃剑。彼此之间的矛盾演变成了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一直到公元前338年,马其顿的菲利普入侵希腊半岛。希腊城邦之间的战争才总算停止了,但这种和平状态并没有持续多久。
政治和社会的变迁?在讲述马其顿如何征服希腊半岛的历史之前,应该先来说一下马其顿在政治上、经济上、艺术上和思想上的发展变迁。公元前4世纪,马其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革,不久以后,独立的希腊世界彻底终结。
举个例子,按传统观念来讲,一个城邦的军队应该招募当地的公民做士兵,但这样的观念逐渐消失了。因为许多希腊城邦的士兵不再是城邦公民,很多人是雇佣兵,本身没有公民籍。政治方面也有变迁,一个重要的表现是贵族阶层不再占据政府中的主要职位,从平民中间也可以选举领导人,这样更能体现平民的意愿。经济上的变迁显得更为重要,有助于展露政治发展的方向。许多贫民不满悲惨的现状,反抗的情绪与日俱增。富人们尽情享受闲暇时光和奢侈生活,而穷人们却要忍受物价和生活费用的上涨。至于物价上涨的原因,一个是货币的购买力减小了,而货币的流通量却增大了。另一个原因是雅典和许多其他城邦更喜欢进口货,他们对进口食物的依赖性越来越强,造成了通货膨胀。另外,大商人们总是想要垄断整个市场,并企图抬高商品的价格。
奴隶制的不断加强也是变革的一个重要方面。雅典的奴隶人口很大,在公元前4世纪,雅典的奴隶已占到了总人口的一半以上。
希腊文明,包括艺术、建筑、演讲、科学和哲学,以及政治和经济等,这些文化的变迁都反映了当时希腊生活的种种变化。
二、公元前4世纪的希腊文化
艺术里的新精神?过去的拘谨和严肃都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优雅和自由。雕刻师和建筑师的工作对象不再只是神庙,他们花费更多的精力和心血在住宅、冢墓和剧场上。他们制作的神像数量虽然减少了,却将神像制作得更加人格化,而且更多的活人雕像在他们手中诞生了。伟大的雕刻师们,包括普拉克西特勒斯,宁可雕刻赫尔墨斯和阿佛洛狄忒那样栩栩如生的两性美的代表类型,也不想雕刻死板而又武装的雅典娜或肃穆的奥林匹亚宙斯像。有些评论家认为,《米洛斯岛上的阿佛洛狄忒》——即通常所说的《断臂的维纳斯》,就是出自于这个时期。
据说,这个时期的画师超越了过去所有的画师。但是由于他们的绘画,除了经器皿上的雕刻被保留下来以外,被保留下来的真的是太少了。所以对此,我们也没有办法多作评论。
此时期的建筑师修建了庞大的大厦,并进行精心装饰。早期的希腊神庙往往很少,而且设计简易——单层长方形的外形构造,在神庙的两面或者四面树立几排圆形柱子或方形柱子。上述的帕特农神庙,无疑是希腊神庙中最优美的实例。公元前4世纪之前,圆柱的式样大多是“多里安式”。“多里安式”式样虽然比较简单,但能让人产生庄重之感,在必要的地方会有对称的勾勒,而且向顶部逐渐变尖的设计非常优美雅致。到了公元前4世纪,小亚细亚发展起来的“爱奥尼亚式”,更受人们青睐。爱奥尼亚式的圆柱比较纤细修长,并不尖刻,承重的础石和柱冠全部雕刻有花朵似的纹样。还有之后几个世纪里极其流行的第三种式样,被人们称作“科林斯式”,这种式样的圆柱很高,柱冠雕刻着华丽的毛莨草叶图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