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款不吃白不吃,家家扶得醉人归【社日】(第3/3页)
总的来说,在唐朝农村里,“社日”的热闹喜庆程度恐怕仅次于“过年”,比端午、中秋等要重要得多。其实“社日”的起源很早,据说商周就有了,秦汉初兴,魏晋南北朝一直延续,到唐朝进入全盛期,宋朝也还在一直举行,元明清以后逐渐衰落。所以客人您穿越到唐朝农村里的话,一定要好好抓紧享受这个现代已经消失的古老节日呀。
本篇主要参考资料&深度了解推荐:
张勃.春秋二社:唐代乡村社会的盛大节日——兼论社日与唐代私社的发展.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3)
萧放.社日与中国古代乡村社会.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6)
孟宪实.敦煌民间结社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张宏梅.唐代的节日与风俗.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10
注55:摘引自敦煌文书(斯一四五三号背/2)《座社局席转帖抄》,改动了原件中的错别字。
注56:引自罗隐《寄池州郑员外》。注57:引自韦庄《纪村事》。
注58:引自殷尧藩《郊行逢社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