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您倒是来打扮个看看呀!【史官制度】(第6/6页)

“砸碑平坟!”

“报——太宗陛下的昭陵陵园内陪葬着二百多位贞观功臣,其中不少人都曾在隐太子属下为官,还把这经历刻到了墓碑上,比如······魏征魏文贞公······还有不少人曾参与玄武门之变,杀隐太子等,也刻到了碑文里······这些功臣的子孙后代如今仍在朝为官声望隆重······”

“······派人趁夜偷偷去把碑文凿掉!”

“按我大唐葬制,重臣高官死后,除在坟前立墓碑以外,还要刻石为墓志铭,埋入坟内。明公要不要再派盗墓贼,去把二百多位建国功臣的坟墓一一掘开,逐个检查墓志铭上有无犯禁文字?”

“······”

“还有,亲手杀兄这事的细节本来就是太宗陛下自己看过史书后,坚持写入实录的,万一昭陵主墓穴里,太宗遗骸身边亦有文书提及此事······明公要不要连昭陵一起开掘了······”

“······”

怎么样,改史这活儿好干吗?

本篇主要参考资料&深度了解推荐:

牛润珍.汉至唐初史官制度的演变.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

岳纯之.唐代官方史学研究.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

何锡光.唐代史馆的史料来源的常例和别例.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7(2)

注39:此为初唐名相薜元超语录,见《隋唐嘉话》。

注40:胡适此“名言”为后世批判者断章取义歪曲原意的产物,后来流传甚广,被历史虚无论者奉为圭臬。谢泳教授曾在《新民周刊》第51期撰文考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