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4/11页)

十几天后,马大卡终于完成了一次蜕变,基本上忘记老婆了,基本上不想老婆了。

可老婆却在这时回来了,从海南回来了。老婆晒得很黑,成了个黑妹。

老婆一进门,就拱到了到马大卡怀里,婴儿般地拱来拱去。

小别胜似新婚。终于,马大卡意识到什么了。于是,马大卡将老婆推开,嘟哝了一句:这不还是我老婆嘛,还不是情人!

老婆用小手捶着马大卡的胸脯:想什么呢?老公!我就是你老婆嘛!

马大卡说:可是,我希望把你变成情人!

老婆盯着马大卡说:那就离婚吧。也许,离婚后,我们再见面,才能有这种感觉!

马大卡一拍脑袋:离婚,马上离婚!

马大卡真的和老婆离婚了。不吵不闹地离婚了。

果然,三个月后,马大卡再看见前妻的时候,有了异样的感觉。这种感觉真好,真动心!这是见了情人般的感觉!

在他眼里,前妻已经变成个很迷人的小妖了。

离婚者宾馆

老罗和老婆住进了离婚者宾馆。不知是谁的创意,这家宾馆专门收住打算离婚的人和已经离婚的人。许多人对它感兴趣,是因为在这里有可能找到新生活的另一半。当然,原配的男女双方也可以随时在此恢复婚姻关系。 

宾馆把男女隔到了不同的楼层,1、3、5层为男性住宿区,2、4、6层为女性住宿区。总体来说,还是男女混杂。按照宾馆的安排,老罗住到了3楼,老婆住到了6楼。老板笑道:“让距离产生美吧,不管你们以什么方式离开宾馆,我都会祝愿你们幸福快乐。” 

老罗白了老板一眼,又白了老婆一眼。 

老婆也白了老板一眼,又白了老罗一眼。 

住宾馆的日子开始了。 

第3天,老板派人通知大家,听经济学家作离婚经济学报告。都是过来人了,听什么报告呢?不过,老罗还是和许多人一样,去了多功能会议厅。作报告的是个秃头谢顶的学者。这个秃头谢顶的学者望着众多离婚者说:“从感情上我理解你们。但是,从经济成本上,我不支持你们。知道吧,在西方国家,多数人是离不起婚的。只是十分有钱的人或者穷光蛋才敢离婚。为什么呢?因为,离一次婚,意味着被扒一层皮。”学者以美国为例,分析了离婚时男人必须支付的前妻抚养费、子女教育费,以及为此需要多支付50%的家庭水电费。学者煽情地说:“先生们、女士们,有谁愿意并能够承担巨大的离婚成本呢?” 

学者的话,引起了老罗的共鸣。离婚成本的问题,他不是没考虑过。可是,男人仅仅盯着离婚成本,还叫男人吗?报告会结束的时候,老罗看见了老婆。老婆很不屑地朝他瞟了一眼,那意思是说,你是离得起婚的人?

又过了几天,离婚者宾馆又搞了一次活动——诗歌朗诵会。朗诵诗歌的人,全是些婚姻不幸的人。诗人A首先朗诵:“婚姻是一把伞/伞下的浪漫是互助的/可是/有贼胆的人/却偷走了我的伞……”诗人B接着朗诵:“婚姻是一台冰箱/我们原以为它可以保鲜/结果/炽热的爱情却被冰冻……”诗人C随后朗诵:“婚姻是一场骗局/否则的话/不会在离婚的时候/回味未婚时的美好时光……”诗人D朗诵:“婚姻是一个魔方/你原本有什么/它都会加倍还给你/你背叛/它也背叛/你刻薄/它也刻薄……” 

老罗的心绪,被诗人们感染了,不由得湿了眼角。老罗用余光寻找老婆,发现老婆在悄悄地抹泪。 

离婚者宾馆的活动很丰富。每过几天,就搞一次文化沙龙。印象最深的,是两位男女作家的“铿锵二人行”。男作家侃侃而谈:“人类有一个最笨拙的贡献,就是发明了婚姻。婚姻这部机器,需要不断地调试、维修,直至报废。婚姻强调爱情至上,越是强调婚姻的基础是爱情,婚姻就越不稳定。”女作家慷慨激昂地说:“据我调查,1/3以上的夫妻都不应该结婚,不具备结婚的资格。某城市每周公布一次离婚报告,离婚率在15%~23%之间,有时高达30.33%!因此,我建议,要实行婚姻资格考试,考试不及格者,不准结婚!” 

这样的讲座,是别开生面的,不但男人喜欢听,女人也喜欢听。老罗听了报告,就想和老婆谈谈心。老婆也想谈谈心。于是,他们约好了,晚上到老婆的602房间谈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