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录:注解(第3/4页)
92 出自上官婉儿《彩书怨》。
93 掖庭,唐朝皇宫太极宫里的一个区域,主要由宫女、女奴居住。唐朝有把罪犯的女眷关进掖庭宫做女奴的规定。上官婉儿幼年时,她家因谋反罪名被抄,她与母亲被罚入掖庭宫,在那里长大成人。
94 “合香”专指把各种天然香料混合调味成新型香品的过程。
95 香箸,古代人焚香是要把香料埋进香炉里,然后用类似大型筷子的东西去照料拨弄香料和灰,这种大筷子叫“香箸”,“箸”就是“筷子”。
96 出自杜甫《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
97 出自杜甫《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
98 出自张祜《集灵台二首》。
99 方言词,啰唆。
100 《儿郎伟》是当时百姓在婚礼当中实际吟诗的歌词,以“儿郎伟”开头,既类似于后世的“词牌”,也是唱歌起调子的音节需要。文中的( )为作者附加的内容。
101 官名。北齐始置于秘书省,隋、唐、宋沿置。与“校书郎”同掌校雠典籍,订正讹误,辽属秘书监著作局。隋、唐并有太子正字,其地位略次于“校书郎”,亦掌管校勘典籍之事。明代于翰林院设“正字”一官。
102 出自白居易《常乐里闲居偶题十六韵,兼寄刘十五公舆、王十一起、吕二炅、吕四颎、崔十八玄亮、元九稹、刘三十二敦质、张十五仲方,时为校书郎》。文中的( )为作者附加的内容。
103 唐朝人当官主要有两种途径:一种是祖上当过大官,子孙可以直接进入仕途,叫“门荫”;另一种是通过科举考试当官。除这两种途径以外,其他当官的办法,比如先当小办事员(吏),再慢慢升职成为官员,或者通过捐钱买官等,被称为“杂途”“流外”当官方法,被一般的官员看不起。
104 出自李商隐《任弘农尉献州刺史乞假归京》。李商隐在弘农县当县尉的时候,向州长请假回京所写的。他忙碌劳累了一天,到黄昏把官印封存起来,还要到监狱里清点犯人无误,自嘲还不如献和氏璧的卞和,虽然被昏君砍了双腿,但至少不用这么卑贱劳累地跑来跑去任人驱使了。
105 出自白居易《赠樊著作》。
106 出自白居易《赠樊著作》。
107 特进,唐朝散官名称,是正二品的文散官。
108 醴泉县,今陕西省咸阳市礼泉县。
109 薛延陀,古部落名。亦名“薛延陁”。铁勒诸部之一。由薛部与延陀部合并而成。初属突厥。唐贞观四年(630),助唐灭突厥。唐贞观二十年(646)发生内乱,为唐所破。
110 一种介于药物和饮料之间的饮品,类似于如今的保健性饮料。
111 旧俗在婴儿出生后第三天给他洗澡。
112 负责向皇帝提意见的谏官。
113 皇家仪仗管理局副局长。
114 国家图书馆馆长。
115 门下省副长官。
116 唐朝派驻今越南地区的行政首长。
117 出自《续日本纪》宝龟十年(779)五月丙寅条。
118 出自《大日本史》卷一百十六。
119 日本“太政官”(相当于唐朝尚书省)机构里的低级办事官员。
120 乐师。
121 玉器工人。
122 负责占卜算卦的专业人士。
123 乐师首领。
124 遣唐使团里的低级官员。
125 国子监祭酒,唐朝中央最高学府的校长。
126 出自包佶《送日本国聘贺使晁巨卿东归》。
127 出自广濑淡窗《咏史》。
128 戴胄(?—633),初唐大臣,唐太宗时期的宰相。
129 出自景净《大秦景教中国流行碑》。
130 出自《圣经》中文版和合本。
131 出自景净《大秦景教中国流行碑》。
132 出自敦煌石室景教文献《序听迷诗所经》。文中的( )为作者附加的内容。
133 出自敦煌石室景教文献《序听迷诗所经》。文中的( )为作者附加的内容。
134 粟特,中亚地区的一个古代民族。
135 记载见唐张《朝野佥载》:“河南府立德坊及南市西坊皆有胡祆神庙,每岁商胡祈福,烹猪羊,琵琶鼓笛,酣歌醉舞。酹神之后,募一胡为祆主,看者施钱并与之。其祆主取一横刀,利同霜血,吹毛不过,以刀刺腹,刃出于背,仍乱扰肠肚流血。食顷,喷水咒之,平复如故。此盖西域之幻法也。”同卷又记:“凉州祆神祠,至祈祷日,祆主以铁钉从额上钉之,直洞腋下,即出门,身轻若飞,须臾数百里。至西祆神前舞一曲,即却至旧祆所,乃拔钉,无所损。卧十余日,平复如故。莫知其所以然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