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郎君,老夫能请你跳个舞吗?”——贵族男子舞蹈文化(第3/3页)
顺着主人的手势迈步,一步,两步,转圈……再转……继续转……主人退后了,现在您可以独舞啦。
唉,您不要傻站在当地。好吧,实在不会,跟着我的口令来,我教您一种最简单的舞姿。
把碍事的外衣脱了,赤裸上身,往头上绑个红带子系紧头发,跟着我喊出声:
“一二三,拍肩膀;一二三,拍胸口;一二三,拍胳膊;一二三,拍腰背;一二三,拍大腿;一二三,拍腰背。”
干啥,干啥?说我在耍您玩?我要生气了!这可是从南北朝起就大大流行于民间的“拍张舞”,擅长此舞的高手,一边拍身体,还能一边往空中扔刀子,五六把刀子随接随抛、随拍随舞,厉害着呢!像您这种初出茅庐的新手,还是安全第一,先练徒手,不用刀刃了。
咦,您一边听,一边倒是按次序拍各部位啊,怎么光顾着拍胸啦?一二三,拍胸膛,啪啪啪,拍胸膛,吼吼吼,拍胸膛……大哥您知道您这叫啥舞不?这叫“返祖现象”。
其实您呐,今天是运气不好,赶上了主人特别高兴,一场宴会观赏歌舞、邀歌请舞样样俱全。唐代不是每场宴会都必须让主人客人亲自下场歌舞的,有的只让唱歌,有的只让跳舞,有的宴会,客人就可以端坐不动,欣赏专业歌舞伎表演就行。碰上特别穷的主人请客,每人一碗白水蔬菜汤,别的啥也没有。
唐代(和唐以前)贵族男子在公众场所跳交谊舞很常见,贵族妇女一般不会在公众面前跳舞(以歌舞技能上位的一些半职业性质的妃妾除外),也没有看到过贵族男女混合伴舞的记载。
那么在非公众场合,比如贵妇们自己的聚会里,没有外男在场,这些女人会不会唱歌跳舞呢?我觉得八成会,因为当时贵族家庭对小孩子(包括男女)进行歌舞方面的教育,还是挺普遍的现象。有个资料(《大唐代国长公主碑文》)记载说武女皇庆寿的时候,她一堆几岁的孙儿孙女们纷纷在朝堂上跳舞祝寿。
上面说的是矜持的贵族们在舞技方面的表现。平民呢,受拘束更少,公开跳舞的时候更多。唐代民间流行一种“踏歌”,对啦,就是“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83]的“踏歌”。一般是一群男男女女手臂相挽,有节奏地整齐跺踏地面,边踏边唱歌,气氛非常热烈,高兴的时候能从傍晚一直唱到第二天早晨。
至于以歌舞谋生的职业伎人们,就不多说了,无论哪种活动仪式上都能见到他(她)们的身影。
本篇参考文献&深度了解推荐:
吕建文编著.中国古代宴饮礼仪.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