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书(第2/10页)
【原文】申命羲叔,宅南交。平秩南讹,敬致;日永,星火,以正仲夏;厥民因,鸟兽希革。
【直解】申,是重。羲叔,是官名。南交,是南方交趾之地,南交下当有“曰明都”三字。讹,是变化的意思。星火,是东方苍龙七宿中大火心星。因,是因春之析。希,是少。革,是更易。这一节,是命官专管夏时的事。帝尧重命羲叔,使他居于南方交趾之地。其官次之名,叫做明都。凡夏月时物长盛,谈变化的事,都均次其先后之宜,授与有司。当夏至日午时,敬以伺日,记那日影的长短。又必考于日,夏至昼间,果六十刻为最长否;考之于星,大火心宿,夏至初昏果见于正南否。这两件相合了,可见仲夏得正阳之气矣。又验之于民,春时已是分散居住了,此时天气愈热,越发分散居住。又验之于物,那鸟兽的毛,都希疏变易,亦以气愈热故也。以上都是考验历书上夏月的节候,惟恐有差也。
【原文】分命和仲,宅西,曰昧谷。寅饯纳日,平秩西成;宵中,星虚,以殷仲秋;厥民夷,鸟兽毛毨。
【直解】和仲,是官名。饯,是送。西成,是秋间谈成就的事。虚,是北方玄武七宿中之虚星。夷,是平。毨,是鲜好。这一节,是命官专管秋时的事。帝尧分命和仲,使他居于西极之地。其官次之名,叫做昧谷。于秋分将入之日,以敬礼而饯送之,记那日影的尺寸。凡秋月物之时,所当成就的事,都均平而秩序之,颁布以授于民。又必考之秋分夜间的晷度,果是五十刻与昼相停否;考之秋分初昏之时,果是虚星适当午位否。这两件相合,可见仲秋为阴气之中矣。又验之于民,先是夏间民皆苦于炎热,到此时则暑退而人气舒平。又验之于物,鸟兽到这时节,毛羽也都更生一番,润泽鲜好。以上都是考验历书上秋月的节候,惟恐有差也。
【原文】申命和叔,宅朔方,曰幽都。平在朔易;日短,星昴,以正仲冬;厥民隩,鸟兽氄毛。
【直解】和叔,是官名。在字,解做察字。朔易,是冬间谈改易的事。昴,是西方白虎七宿中之昴星。隩,是室中深奥的去处。氄毛,是耎毳细毛。这一节,是命官专管冬时的事。帝尧又重命和叔,使他居北方之地。其官次之,名叫做幽都。凡冬月岁功臣已毕,所当变旧为新的事,都均平而审察之,以授与有司。又必考之于日,冬至昼间果是四十刻为最短否;考之于星,冬至初昏果是昴宿见于正南否。这两件相合,可见仲冬得正阴之气矣。又验之于民,此时天气寒冱,都聚居于深室之内。又验之于物,那鸟兽每,都生出耎毳细毛,以自温适,亦以气寒故也。以上都是考验那历书上冬月的节候,惟恐有差也。夫帝尧既总命羲和造历,又分命四臣考验。敬天勤民之心,可谓切矣。然其大要,曰寅宾、曰寅饯、曰敬致,其为钦若之心则一也;曰平秩、曰平在,其为敬授之心则一也。何莫而不本于一钦之所运用哉!观尧典者,求其心法可也。
【原文】帝曰:“咨!汝羲暨和。期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闰月定四时,成岁。允厘百工,庶绩咸熙。”
【直解】咨,是嗟叹。期,是天运一周。厘,是治。工,是官。庶绩,是众功。熙,是广。帝尧既命羲和造历,分时考验,至此又告之说道:“嗟!汝羲氏及和氏,既受命造历,当知置闰之法。盖每岁有十二月,每月有三十日,是三百六十日者,一岁之当数也。使气朔皆合此数,何消置闰。但天运一周,与日相会,而二十四气完备,叫做一期。这一期之数,凡三百又六旬又六日,以一岁三百六十的常数较之,多五日有零了,是为气盈。盈者,言有余也。又月与日会,每不彀三十日,一岁有六个月小尽。以一岁三百六十日的常数较之,又少五日有零,是为朔虚。虚者,言不足也。合气盈朔虚两项之数,每岁常余出十日,至三岁共余出三十日,若不设个闰月以归其余,则这余日又占过一月,岁岁那移,久而愈差矣。所以必须以此余日,置为闰月,三岁一闰,五岁再闰,十九岁七闰,使盈虚消息,气朔分齐,然后春夏秋冬四时之节候不差,而岁功以成也。造历既成,颁行天下。以信治百官,使百官每有所遵守。凡春而东作,夏而南讹,秋而西成,冬而朔易,以至庆赏刑威等事,莫不以时举行,而众功自然熙广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