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节 香头社区的任务(第2/3页)
刚秉庙李香头说,她“坛口”的南旁不远,有一个张姓女子,年已三十五岁,还没有出阁。她的“家神”(四大门之尊称)总“拿法”她,时常独自一人整夜坐在炕上,自言自语或哭或笑,她的“家神”时常同她说,因为她未曾出阁身体洁净,要让她“当香差”。她常向李香头哭诉说,未出阁的姑娘“当香差”太难看。李香头坛上的老神仙便指示她,若是急速出阁便无事。恰巧有人央媒求婚,报男造四十一岁,说话时李香头正在张家,“三姑姑”便下神说:“你不用瞒着了,‘小人儿’(新郎之俗称)今年四十三岁。”媒人请“三姑姑”查一下黄历,“三姑姑”说:“查黄历做什么?他今年四十三岁,属狗的。”“姑姑”的话完全对,媒人不敢再隐瞒。但是,张家将男造八字合婚结果乃是“下等婚”(即不吉之配婚),女方便不愿作亲,于是谢绝此媒人。当日晚上,“家神”又“拿法”此女,次日,女家急忙将媒人找回,表示应允婚事,如今已然结婚作为续弦。
由上面的例子看来,香头不仅能替人除祟,还负有促成婚姻的任务。
三、指示疑难
乡民日常失落财物,或是家属、亲友有窃盗嫌疑的,既不便报告官府,又不甘心财物平白失落,这便是香头施法的时机了。
刚秉庙李香头说,她“坛口”上老神仙最不愿意替人家找回失落的东西,因为若是将盗物者的名姓指出,恐其到坛上和“当差的”捣乱。但是失物者到坛上来求时,老神仙不能不管,只有指示一些线索,命失物者自己去推测。不久以前,燕京牛乳厂有一个工人失落拾数圆,他的同伴六个人同着工头到李香头“坛口”上“明心”(表示清白),请老神仙指出谁是偷钱的人。老神仙下坛之后便说:“我也不用明说出来,你们每个人轮着次序烧一股香得了。”这六个人依次各烧一股香。其中五个人烧的香焰都很旺,惟其中一个人的香总引不着,竟冒黑烟。老神仙便说:“你们自己看看你们自己烧的香得了,我也不用说了!”这个人面容变色,满头流汗,一句话也不敢说了。工头便向老神仙说:“您也不用说了,我也明白了。”原来,此人将钱偷到手中,完全赌输,手中毫无存余,结果工头替此人将钱还与原主。
李香头的邻居一个妇人,一次失去拾数圆,她本来是要用这笔钱做小生意的,因为家中无处存钱,所以将钱放在她男孩子的袜筒里。这个孩子当他母亲向他要此钱的时候,他假说他袜筒里没有钱,并且说恐怕是他母亲忘记了放的地方。这个妇人疑惑是其邻人将钱偷去,便到李香头“坛口”上求老神仙指示。老神仙降坛之后便说:“这钱没有出你的家门,还在你‘男娃子’的袜筒里,你问他去得了。”当此时,该男孩正在坛外偷听,因他知道他母亲到坛上去了,所以暗中跟来,听结果如何,等他母亲回家之后向他重行问起钱的事情,他说:“我觉得我袜筒里有东西。”取出来正是原来的钱,并不短少。原来这个男孩子听见神仙指示,心中害怕,急忙回家将偷得之钱又放在袜筒中。
四、调停
老公坟王香头谈到一双夫妇生下一个儿子,这个父亲因他儿子是个斜眼又是属虎的,认为不祥,令他妻子将此儿抛弃,他妻子不肯,他一怒离家不归。他的亲戚彭文彬是王香头的一个信士,便代向王香头“坛口”上求香,王香头便说此人不久就要回来。果然如言,但是此人仍不爱这个小孩。彭姓便将此人领到坛上,王香头降神,将此人申叱一顿,令其不得如此。此人悔悟,回家之后,夫妻和美如常,并且喜爱这个孩子。
五、禳解
禳解主要可分三种。第一种是“借寿”,如果有病人已入危险状态,医药无法挽救,可由香头焚香求老娘娘慈悲,令病人寿命延长数年。老娘娘如果允许,便可化险为夷,病体痊愈;如果老娘娘不准,则势必无法挽救。第二种是“收魂”,患者无论成年幼童,如果魂离体外,可由香头施法,老神仙便可派手下的“童儿”(仙童)四外找魂,将魂归到患者的体上。第三种是“压套子”,如果家长恐怕小孩多生灾病,或是不能长寿,便可以到坛上请“王奶奶”下神,将红绳和小制钱编成锁状,挂在小孩的项上,名为“压套子”,小孩经过此种仪式便可以无灾无病。当小孩年纪稍长,或是当结婚之前,便可以到坛上“开锁”(将锁摘去),谓之“出套子”。下面将这三种分别讨论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