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老板”之死(第5/6页)
关于戴笠好色的故事也开始在街头巷尾疯传,包括他与影后胡蝶的一段故事,更是成为不少人茶余饭后的谈资。
在外的风评可以一笑置之,但国民党内部对戴笠的评价则让他开始有点担心了。
在经济领域,戴笠曾搭档宋子文在全国缉私,单单查抄鸦片带来的收入就超过亿元。当时的财长孔祥熙一直很恨戴笠,曾经说过“生平最恨捏造是非,蒙上欺下之宵小”。
在军事领域,戴笠手下的特工已经渗透到每一个前线战斗单位,“南京大屠杀”的消息,就是他在唐生智部队里的耳目率先发回来的。而更多的时候,国民党军方的将领认为戴笠是在打小报告。比如在1938年的长沙大火后,戴笠曾致电蒋介石,说“长沙火灾损害巨大张治中办事不力”,还因为女色问题打过顾祝同的小报告,并指出“第三战区战事失败全因生活优裕军纪涣散致无斗志”(顾祝同是第三战区副司令长官),在军队内部结下不少梁子。
最重要的是,戴笠的权力已经引起了蒋介石的警觉。
蒋介石虽然对戴笠十分信任,也给予了戴笠很大的权力,但也一直想方设法在防范戴笠。比如戴笠立下那么多功劳,但蒋介石始终只让他担任军统局的副局长,军衔也只给到少将,就是想“给权力但不给高位”,防止戴笠膨胀。
虽然戴笠对蒋介石一直忠心耿耿,但到了1945年抗战进入尾声时,他手下的数十万军统、忠义救国军和各种的武装人员,以及已经可以独立联系美国的能力,足够引起蒋介石的不适。
而且,戴笠并不是一个想功成身退的人,从各种回忆录和资料来看,戴笠当时已经把触角伸到了警务、缉私、交通等各方面,并且有意担任中华民国海军总司令。
就在这个时候,抗日战争结束了。日本一投降,同样是蒋介石亲信、时任军政部部长的陈诚,立刻提出解散忠义救国军。戴笠一听就慌了神,连忙飞到重庆向陈诚当面解释“撤不得”。

1943年,戴笠在“中美合作所”成立的文件上签字,正式和美国合作训练特工
但是,在日本投降之后,戴笠手下的那么多特务和武装人员,包括戴笠本人如何安置,确实成了蒋介石面对的一个越来越棘手的问题。
而一架飞机,给出了一个意外的解决方案。
7
1946年3月17日下午,南京西郊的江宁县板桥镇的老百姓,看到了一架在大雨中挣扎飞行的飞机。
据目击者回忆,当时是下午1点左右,飞机飞得非常低,摇摇晃晃,一头撞到了岱山上,先是一团火光,然后就是一声巨响,爆炸后的飞机燃起熊熊大火。飞机的机翼和机身均被烧毁,只留下一段机尾,上面有清晰的编号“222”——那是戴笠的专机。
后来赶到现场的军统特务发现,机上11人已全部摔死,尸体个个被烧得焦黑,而且肢体不全。经过大雨冲刷,不少尸体已被冲到山沟里和山脚下的小庙旁。
特务在一具尸体的口腔内,发现了六颗金牙,随后根据残存的破碎衣片,最终确定死者正是戴笠。
这一年,戴笠49岁。
根据事后调查,戴笠当天接蒋介石电报召见,急忙搭乘自己的222号专机(美制C47运输机)由青岛飞往上海(为何飞往上海,有一种说法是他要先见在上海的胡蝶)。当时上海上空雷电交加,飞机不得已迫降南京,但就在南京郊外的江宁县撞山。
因为戴笠姓戴,所以后来一直有“戴笠撞戴山,雨农死雨中”的说法,但其实是“岱山”。不过山上的那条沟,确实叫“困雨沟”。
戴笠飞机失事,震惊国民党朝野上下。他的死因,至今是一个谜。
第一种说法,也是目前传得最多的说法,是关于一把“九龙宝剑”。
“东陵大盗”孙殿英当年盗墓时,偷出一把乾隆皇帝用的九龙宝剑,他希望通过戴笠送给蒋介石,所以先交到了军统天津站站长马汉三手里。马汉三却私自把那把宝剑送给了日本人,随后落到了川岛芳子手里。战后,戴笠通过审讯川岛芳子,知道了那把剑的下落,当面问马汉三要回了那把宝剑。
马汉三知道戴笠绝不肯轻易放过自己,所以决定先下手为强,派人在戴笠的专机上安置了定时炸弹,最终造成坠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