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二)无力回天(第3/5页)

那么这样说有证据吗?有,而且我可以告诉大家谯周这个思想的来源在哪里。它从哪里来的呢?从杜琼那里来的。杜琼是什么人呢?杜琼也是益州的大学问家。有一次敲谯周去问杜琼,说现在大家都说“汉代者,当途高”,什么意思?我先跟大家解释一下什么叫当途高,“当途高”就是正当大路上,很高大,正当大路很高大的是一定要取代大汉的。这是当时一句政治民谣,传了很久很久了,袁术还利用过,但没有利用成。谯周就去问,这个当途高是谁啊?杜琼就说这是魏嘛。谯周还是不明白,说怎么是魏呢?杜琼说你看,书没读好,魏就是,是什么呢?就是皇宫门口的两个高大建筑物,古代的皇宫门口正当着大路,有两个高大的建筑物,它的名字叫做阕,又叫做魏阕,又叫做象魏。你想想洱吧看,这个东西不正是正当大路又很高大妈吗?就是魏啊!谯周看着杜琼。杜琼说你还不明白?谯周说学生真的还是不明白。杜琼说那我再告诉你,你说咱们汉代以前,自古以来这个官府官员有叫做曹的吗?谯周说那没有。那么我们汉代以来我们的官府和官员都叫什么了呢?说那都叫曹了。一一这个地方我也稍微解释一下,汉代的政治制度,皇帝住的地方叫做宫,宰相住的地方叫做府,就是“皇宫相府”。宫下面有很多办事机构,叫什么?叫尚,比方说尚书就是宫廷的尚之一。宰相相府下面有很多办事机构,就像我们的部门,什么部、委、办啊这些东西,叫什么呢?叫曹。这个曹的长官叫什么呢?叫曹椽;下面的一般的官员叫什么呢?叫属曹;这些办事机构部委办下面那些勤务兵叫什么呢?叫侍曹。一一杜琼说你看,还不清楚吗?谯周恍然大悟,哦,当途高就是魏,官府官员就是曹,加起来就是曹魏啊,明白了,统一天下的是曹魏。

从此以后谯周也散布这些言论,还而且向前发挥了一步,他到处跟人讲:请大家想一想看,咱们先帝的名字是什么?备。“备”是什么意思呢?具备,具备是什么意思呢?够了。咱们当今圣上的名字是什么呢?禅。“禅”是什么意思呢?禅让,禅让是什么意思?让出去。想想咱们蜀汉皇上都叫什么,一个叫做足够了,一个叫做让出去。后来这个谯周还在宫廷里面还写了一条反动标语,我们就不说它了,差不多的意思。这就是谯周主张投降的原因。也就是说,谯周主张刘禅投降不是道德品质问题,是政治立场问题,就是他的政治立场是站在曹魏那一边的。实际上中国历史上很多问题都是政治问题,不是道德问题。把政治问题解释为道德问题是一种很肤浅的历史观。毫无疑问,谯周、杜琼这些说法叫做牵强附会、强词夺理、装神弄鬼,就像那算命先生测字似的。但是你要知道在中国古代这个时候,他没有我们现代人这么多科学的历史观和发展观,他信这些东西啊。

[话外音]显然,谯周后来要“出卖”蜀国是早有预谋的,他主张投降已经不是一个道德品质问题,而是一个政治立场问题,但是谯周的投降依据都是一些道听途说和牵强附会的解释,那么谯周这些人为什么要诅咒蜀国灭亡呢?这些装神弄鬼的理论有什么依据吗?这里面有什么深层的原因吗?

这外蜀汉又怎么得罪了这些人呢?他们为什么要编出这么个段子来诅咒蜀汉政权呢?四个原因。

第一,分利不均。我多次讲过,这个蜀汉政权是由三股政洱治力量组成的,而且是像鸡尾酒一样的分三个层次的,上层的是荆州集团,中层的是东州集团,下层的是益州集团。而谯周、杜琼等等这些人,就是散布这些言论吧的人都是什么人呢?都是益州人,都是益州的土著,是在这个政权当中处于边缘化的、次要化的人。他们对这个政权当然是不满的,他就要散布这些流言蜚语,他就要制造这些舆论嘛。而在这个问题上应该说诸葛亮是做了大量的工作,诸葛亮已经发现了这个问题,所以诸葛亮也在益州人当中寻找那些可用的人。当然诸葛亮有他的选择标准,就是第一要忠于汉室,第二要克己奉公,第三要确有才能,他也不愿意说为了这个讨好、忽悠这些益州人士就不管什么乱七八糟的他都弄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