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 慧眼所见(第5/5页)
这就是当时的刘备和诸葛亮,也就是说,刘备像什么呢?像一家正在发展中的民营企业,有一点资金,有一点经验,也有一点点产品,但是找不到主打产品和营销路线,他缺一个CEO。诸葛亮像一个能干的职业经理人,他就是给人家做总经理的,他自己没有产业,他也不开公司,他需要找到一家好公司。所以这两个人后来见面以后那真是叫做一拍即合,如鱼得水,这才成就了他们这一段君臣际遇,千古流传的佳话。但是这里面有一个问题,就是他俩谁找谁?按照《三国志》和《三国演义》的说法是刘备三顾茅庐,但是按照《魏略》和《九州春秋》的说法是诸葛亮主动上门,那么我们就要问:究竟是刘备三顾茅庐呢,还是诸葛亮登门自荐呢?如果是刘备三顾茅庐,那么刘备是去了三次才见着,还是去了三次见了三次呢?请看下集——三顾茅庐。
?(十七)?三顾茅庐
三顾茅庐,这是一个家喻户晓的故事,然而这又是一段被演义笼罩的历史。在《三国志》里,有关“三顾茅庐”的记载只有五个字,更有史书记载,是诸葛亮毛遂自荐,而不是刘备三顾茅庐。那么历史的真相究竟如何?“三顾茅庐”的故事为什么会一再传唱?敬请关注《易中天品三国》之——三顾茅庐。?
“三顾茅庐”是诸葛亮人生中重要的转折点,诸葛亮由此成为刘备一生中最重要的谋士。这一段故事在小说《三国演义》中,被罗贯中传神地演义,他用刘备的礼贤下士,烘托出了一个近似神仙般的人物诸葛亮。《三国演义》花了将近两个章节的篇幅来描写刘备与诸葛亮的会见,但是在史书《三国志》中,对于这一段只有五个字的介绍:“凡三往,乃见”。那么,三顾茅庐究竟是怎么回事?历史上到底有没有发生过三顾茅庐的事情呢?厦门大学易中天教授做客《百家讲坛》,为您还原一个真实的历史,《易中天品三国》之“三顾茅庐”正在播出,敬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