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一意孤行 国家体改委(第2/2页)
[30]
这么说,陈升之是小人?
难讲,至少司马光对他看法不佳。他甚至认为福建人和长江流域的人都靠不住,前者阴险狡猾,后者轻佻浮躁,远不如北方人耿直敦厚。所以,当神宗皇帝问他陈升之拜相外面有什么反映时,司马光直通通地说:不好!两个宰相(曾公亮和陈升之)都是福建人,两个副宰相(赵抃和王安石)都是长江流域的。他们当国,岂能指望风俗纯朴?
哈,地域歧视?
◎有关人物籍贯一览
| 姓名 | 籍贯 | 主要曾任职 |
|---|---|---|
| 韩琦 | 河南安阳 | 三司使、枢密使、平章事 |
| 富弼 | 河南洛阳 | 平章事、枢密使 |
| 文彦博 | 山西介休 | 枢密使、太尉、平章军国重事 |
| 吕公著 | 安徽寿州 | 翰林学士、御史中丞 |
| 韩绛 | 河南开封 | 枢密副使、同条例司、参知政事、平章事 |
| 赵抃 | 浙江衢州 | 知谏院、参知政事 |
| 吕诲 | 河北廊坊 | 知谏院、御史中丞 |
| 范纯仁 | 江苏苏州 | 同知谏院 |
| 范镇 | 四川成都 | 翰林学士、知通进银台司 |
| 郑侠 | 福建福清 | 安上门监 |
| 司马光 | 山西夏县 | 翰林学士、御史中丞、平章事 |
| 苏轼 | 四川眉山 | 翰林学士、礼部尚书 |
| 王安石 | 江西临川 | 翰林学士、参知政事、同条例司、平章事 |
| 曾布 | 江西南丰 | 翰林学士、三司使 |
| 曾公亮 | 福建晋江 | 参知政事、枢密使、平章事 |
| 陈升之 | 福建建阳 | 知枢密院、同条例司、平章事 |
| 吕惠卿 | 福建晋江 | 条例司成员、翰林学士、参知政事 |
| 章惇 | 福建浦城 | 条例司成员、三司使、参知政事 |
| 蔡确 | 福建晋江 | 监察御史、御史中丞、参知政事 |
多少有点吧!
看看上面的表格就知道,司马光并非全无道理,但不无偏见,比如郑侠就是福建人,范纯仁则是长江流域的。神宗也显然不认可这套理论。皇帝说:陈升之是有才华的,其他人比不上,朕看他足以承担军国大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