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丽 江(第3/5页)

玉龙庙里的山茶树

纳西族宗教是一个独特的混合体,融合了土著宗教、道教和藏传佛教。几个殿里挂着一幅有600年历史的精美壁画,它们都属于国家级文物。我忘了带闪光灯或望远镜,在幽暗中很多局部细节看不清楚。尽管壁画上大多数人像的眼睛被人野蛮地凿掉了,但仍可看出古纳西人高超的艺术造诣。只有大殿后部十块壁画上的百尊佛像和道教圣人没被挖掉眼睛。

除了两座佛殿,在足球场的北边还有一座孔庙。我往里探了探头,发现它还兼作村里的学校,学生正在上课。除了佛殿和孔庙,到白沙来还有一件事,就是拜访和医生。和医生是本地用草药包治百病的中医。到过白沙的朋友都说起过他怪异的治疗方法。可惜,他去山中采药了,我只好搭一辆拖拉机返回丽江。

在丽江第二宾馆洗去一路风尘,我换上晚装,走过大街,计划着我的下一步喜马拉雅风光探险之旅。制订计划的最佳之地无疑是城里毛主席巨型雕像旁边的“彼得酒吧”。和大理的同类酒吧一样,“彼得酒吧”很合外国游客的口味。但是由于位置比较偏远,丽江的游客没有大理那么多,酒吧这类场所只有彼得和隔壁另一家。虽然西餐比不上大理酒吧的水平,但“彼得酒吧”仍是一个令人忘忧之地,老板娘也是如此。她叫水晶,酒吧以她美国男朋友——或者说丈夫——的名字命名。最新的消息是,彼得在阿拉斯加的霍默镇老家砍柴预备过冬,而水晶等着拿到结婚签证去那边与他会合。

壁画

白沙村

外国人来到城里后,迟早会出现在“彼得酒吧”。这时,水晶就会办一场纳西宴会,还会唱汉族和纳西族歌剧中的咏叹调来招待大家。水晶的演唱水平绝对高于她的烹饪水平。她曾是当地歌剧团的女歌手。几年之后,她辞职不干,再也没回头。她向我透露,她现在挣钱比城里任何人都多,她说的也许是事实。她是个不寻常的女人。而阿拉斯加的霍默镇,如果她真能去那儿的话,也会因她而不同。

我就这样在毛主席挥舞的手臂下制订了我的下一步探险计划。其中一个计划是去石鼓镇,乘私人交通工具一日游,或乘公共汽车二日游。石鼓就在大理去西藏的大路边上,在过了丽江不远的地方。当地传说,石鼓是诸葛亮的军队留下的遗产。诸葛亮是拥护废黜的汉帝的蜀军军师。他的军队留下这面石鼓,作为汉人统治国家西部边疆的象征。游客仍能看到那面放在金沙江岸边不远处的鼓。公元200年,它用一块巨型大理石刻出,1300年后,丽江土司在这里大破吐蕃20万大军,上面又刻上了字,其中著名的一句是:“头堆如瓜,血流似酒。”

诸葛亮大军留下石鼓之地是个战略要地,中国人称之为“长江第一湾”,因为在这里江水流速减缓,转了个180度的大弯。13世纪蒙古人入侵西南也是在这里渡过的长江。七十多年前,红军长征也是从这里渡江。在石鼓往上的地方,有一个纪念碑,纪念当地老百姓连续奋战四天四夜帮助18000名红军战士渡过金沙江的事迹。在纪念碑处可以一览长江景色,从青藏高原奔涌而下的江水在此喘了口气,继续奔流向前,进入等待已久的虎跳峡口中。

思绪再回到丽江,我仍然坐在酒吧里,在毛主席挥舞的手臂下反复思考到底该去哪里。我又要了一杯卡布奇诺,重新点燃一支吸剩的雪茄,翻阅酒吧自制的记事本,上面有以前的游客所写的留言。有一段署名为“纽约的斯泰西”,文章中这样写道:“我明天要去大理治疗狂犬病,真吓死了。我在虎跳峡东边的一个村子被一只恶狗咬伤了。虎跳峡很壮观,高耸入云的花岗石壁,漫天蝴蝶,脚下是奔腾的长江。如果你跟我们一样,要待两天,可以住在核桃村客栈,进入峡谷走6个小时即到。从客栈再走4个小时就到虎跳峡的东端,我就是在那里被狗咬的。千万小心。很多狗都携带狂犬病,但无症状。另外,丽江的医院没有治疗狂犬病的药。虎跳峡值得一游吗?等我到大理才能知道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