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出城:三千年的奇人异事(第3/4页)

这种说法有待商榷。如果佛指舍利公元前3世纪来到中国,为什么直到300年后的公元1世纪中国才出现有关佛教的记载呢?一种解释是一开始佛教没有信众,因此史书认为它不值一提。但是,周朝统治者把扶风北部皇家陵园里的一块墓地赐给了印度使者,这就表明他们至少对佛教是很热情的。数百年以后,有中国高僧(唐玄奘)从印度返回,这时他们才意识到佛舍利实为无价之宝。

因此直到公元6世纪,北魏统治者来此朝拜后,佛舍利才首次被提及。唐朝时,佛指被放在一套金棺中改葬,并在其上面建起了一座巨塔。这才有了现在的法门寺。就在我们造访的前几年,佛塔重修,里面的罕世奇珍自唐朝以来首次重见天日,游客可以到新塔的地宫中观看佛指。我和芬恩花了点钱,甚至还领到一张证书,证明我们确实朝拜过2500年前为大众指引慈航的那枚佛指。

我们注意到:佛指指向西方。这是佛祖让我们返回大路的指示啊。于是我们再次拦车西行,没走多远,半小时后在下一个县城岐山县下车,雇了辆三轮到达周公庙。

周公庙位于3100年前周室建朝之地岐山以北8公里。周武王死后,周公摄政辅佐幼帝,直至幼帝成年能够治理国政为止。在他的辅佐下,周朝建立了一套完备的礼仪制度,使其统治得以维持800年之久。周公也因此被奉为德才兼备的摄政王。

法门寺真身宝塔

周公庙

孔子对周公更是倍加推崇,将他与古代传说中的圣贤相提并论。孔子如此尊崇周公是完全有理由的:他住在鲁国,其国君便是周公的嫡系后代,而鲁国重要的礼仪就包括服从国君的先祖。

再回过头来说岐山周公庙,周公曾为他的一位妻子修建了一座宫殿,《诗经》中好几首诗对此都有提及。自周公3000年前去世后,这里举办过各种纪念他的活动。2000年前栽下的两棵老槐树依旧葱茏茂盛。大殿屋顶的装饰可以追溯到1200年前的唐朝,其壮观景象令人赞叹不已。据周公庙管理中心的主任介绍,殿后的山上正在规划兴建一座水库,到时游客可以在此划水冲浪。

这一天的历史回顾到此结束。该找个地方过夜了。我们坐三轮车回到大路,拦下另一辆西去的巴士。太阳落山时,我们的车才晃晃悠悠地驶进宝鸡县城。这中间还出了个小插曲。快到县城的时候,一群警察拦车查票。哈,原来不是每个人都有票的啊。警察从车上拽下15个人,这说明不是每个人都明白自己要尽的社会义务,包括坐车买票这一义务。

汽车到站时,车上只剩下包括我和芬恩在内的6位乘客,太阳也早就下山了。这一天下来太累了,我们不想费力去找过夜的地方,在车站停车场看到两条街外的宝鸡酒店大楼顶上的牌子。于是我们就在宝鸡酒店度过了丝路上的第一晚,假证件让我们只花44元就住上了带浴室的双人间。能洗个热水澡真好。只是我感到支气管有感染的迹象。不幸的是,我忘了带抗生素。于是我发着低烧度过了丝路上的第一个夜晚。不过我至少洗了个舒服的热水澡。

第二天,烧退了点,起码我能下床走路外出观光了。

宝鸡是先民最古老的聚居地,这里有好几个值得一看的景点。城里有中国最古老的早期新石器文化与仰韶文化遗存,考古学家称之为“北首岭”,距今七千多年。但我们最感兴趣的是火车站后面山坡上的道观。

道观名为“金台观”,建于14世纪。建观之前,这里是道士张三丰的修道之地。据当地记载,张三丰是个奇人,有时几个月不吃饭;有时连坐10天,眼睛都不眨一下。但他一旦动起来,日行500公里。一旦张嘴吃饭,见什么吃什么。

张三丰的确是个奇人。他所有的财产就是一顶草帽和一袭破衣。但是皇帝却对他殷勤有加,这并不是没有理由的。张三丰是中国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内功大师,有人说是他发明了内功。不管怎样,有一天,他坐在山洞中,俯瞰着山下城里的木屋和道路,却告诉他的弟子去给他准备棺材。结果第二天他真的就去世了。但是,棺材刚一放进墓穴,张三丰又复活了,他爬出棺材,告别宝鸡,向东南方的湖北省武当山而去。在以后的几百年里,武当山成为中国武术的中心之地。每当举办武术大赛时,武当山的道士总是拔得头筹。据说,张三丰仍然不时地出现在武当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