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篇 君心遥遥(第3/6页)

两人之间仿佛真的有什么和以前不一样了,但谁都不敢去探究。

如此,直到柔嘉十六岁那年。

【四】

正月十五那晚,承德帝在宫里摆了宴席。

虽有歌舞助兴,但看了十多年,柔嘉亦觉得乏味。待承德帝询问过她的功课后,她便悄悄地溜了。

彼时的天还很冷,前几日刚落过一场雪。她穿着淡粉色的裙子,围着一件白色的雪狐裘,微微露出的下巴尖尖的,玉人一样。

晋阳城里很热闹,处处人群熙攘,一盏盏孔明灯飘向空中,在漫无边际的夜幕里,仿佛点缀在天际的星。

桥头游廊上挂满了灯笼,那样火红的颜色,似是要把隆冬的寒风都给熏暖了。

大片大片的烟花在夜空中绽放,忘情中,她悄悄牵住了他的手。

许是今晚的一切都太过迷离暧昧,她竟不知从哪里来的勇气,看着面前一身玄衣,面如冠玉的男子,一字一顿道:“谢之遥,我喜欢你。”

夜幕里又绽开一朵烟花,耳边尽是鞭炮声和人们的欢呼声,可她说的每一个字却在这一片纷乱中异常清晰。

她说这话时带着真诚,眼前的这个人,是她想要一起白头到老的人,是她想要厮守一生的执着。为了他,她放下了一个姑娘所有的矜持,放下了一个公主该有的尊贵。

十四岁那年的一见倾心,便耗光了她青春年少所有的痴恋。

她的眼睛里是带着孤注一掷的执着,在她满含期待的目光中,谢之遥伸出手,缓缓捂住了她的耳朵,而后薄唇轻启。

又有大片大片的烟花绽开,接着便是人们的尖叫和呼喊。

他的声音瞬时被淹没,可在那片嘈杂中,她分明听到三个字——“我也是”。

她的眼睛在黑暗中异常明亮,如星光一般,在那样一瞬间,她突然湿了眼眶。

虽是再含蓄不过的三个字,但她知道,这却是严谨如他能给她的最直白的誓言。

那晚,当真是她一生中最美的时光。

她回到皇宫时,已经是夜半时分。

谢之遥将她送回宫里便离开了,今晚不是他当值。

她和他道别,在他离开前,她踮起脚吻上了他的脸颊。

她像是做了一场梦,那梦美好得让她不愿醒来。

直到谢之遥的身影消失在夜幕里,她这才转身回去。只是,她推开殿门,却见一袭明黄色宫服的男子坐在大殿里。

太子抬起眼看着她:“知道回来就好,孤是来告诉你,赵端今晚求父皇赐婚,父皇已经答允了。”

【五】

柔嘉在殿里呆坐了一夜,昏暗的烛火忽明忽灭,她手指冰凉,微微有些发颤。

方才和她大哥的争吵还历历在目,她还是第一次见他如此不顾她的感受。

既是下了圣旨,那便不能退婚。如今之计,只有离开。

她怔怔地看着案几上的锦囊,然后拿剪刀剪去一绺长发。

青丝赠与君。她的心思那样明显,她不想嫁给赵端,她想和他在一起,哪怕放弃公主的身份,也在所不惜。

她甘愿舍弃一切,只想和她喜欢的人在一起。

第二日一早,她便找到谢之遥:“带我走,我不想嫁给赵端。”

她说这话时甚至带上了一丝乞求,可她喜欢的男子什么反应呢?他只是缓缓低下了头。

她怔怔地松开攥着他衣袖的手,泪也落了下来。

这就是她喜欢的人,她放下了那么多,他却连带她走的勇气都没有。

她气极了,将锦囊丢在谢之遥身上,转身离开。

谢之遥缓缓弯下腰,想将锦囊捡起来,却不想,有人抢先一步。

“以后柔嘉的事不劳你费心了。”赵端脸上带着冷意,“她是我喜欢的姑娘,我将她交到你的手上,可你却没有照顾好她。”

“……”

“若是方才你答应带着她离开,我还能看得起你。可你就是一个懦夫,你怎么能给她幸福!”

赵端说完便离开了,留下谢之遥在原地怔了许久。

他也想带着喜欢的姑娘离开,可他不能,他是一个暗卫,连光明正大活着的机会都没有,他又怎能保她一世安宁?

所有人都知道,柔嘉公主发了一通脾气。

赵端推开门,发现昭阳宫里的瓷器都被她砸碎了。

浓重的夜色透过窗棂洒在昭阳宫铺了一地的绯色地毯上,她静静地坐在内殿,整个人都掩在半明半暗的阴影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