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七、绚烂多姿的民间艺术(第3/3页)

皮影 狮子旦人物(河南灵宝)
皮影戏产生于两千多年之前,到了宋代,皮影戏已十分发达,中国皮影戏的主要形式此时都具备了。当时传统戏剧并没有成熟,但皮影戏已经相当成熟,利用皮影戏,就可以演出完整的三国故事等。当时很多城市都有皮影戏演出,节日的时候,皮影戏更成了重要的娱乐形式。明代仅北京一地,就有皮影戏戏班几十个。至今皮影戏仍然受到人们的广泛喜爱。皮影戏是世界上最早由人配音的活动影画艺术,它的成功给现代电影以很大启发。

皮影戏之演出
皮影人物的制作非常考究。先将准备好的皮革,做成人的头、四肢、躯干等模样,再用绳索将其串起,用连杠连成一体,成为颜色鲜艳的人物形象。在演出时,用灯光照射在皮革做成的人物上,形成活灵活现的剪影,通过他们的动作表演故事,若真若幻,赏心悦目。有一出传统山西皮影戏《含嫣梳妆》,其中有一段描绘一个少女坐在镜子前面化妆的情景。一边是镜子内,一边是镜子外,皮影艺人两面照应,动作要求一致,有相当的难度。成功的表演,能使观众得到很大的满足。
皮影戏的妙处不仅在于皮影的制作,更在于表演。表演时,几个表演者站在一块白布的后面,操纵着各种形状的皮影人,同时演唱着故事,并配有打击乐器或弦乐。陕西华县的皮影戏很有名,他们形象地称皮影戏为“五人忙”,五个人演了一台戏:“前声”,是负责唱的,一人要唱生旦净丑几个角色;“签手”,负责操纵皮影进行表演;“坐槽”,是负责敲锣、打碗、打梆子等;“上档”,负责拉二弦琴、吹唢呐;“下档”,负责拉板胡、长号,并配合签手的工作。这样五个人在台后忙得翻了天,共同演出一出戏。
皮影戏表演水平的高低,取决于演员的唱功和“手功”。演员在幕后手提皮影人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往往一个皮影,要用五根竹棍操纵,要求演员手指灵活,好的演员常常玩得观众眼花缭乱。

皮影 戏剧人物(唐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