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夜叉·中(第3/4页)
安碧城也一同望向碧青明净的天空,眼神却带着极幽远的一缕艳色,好像望到了时光回廊曲折无尽的深处——“榴花天马自西来……石榴是生长在西域绿洲的奇妙果实,汉武帝时沿着丝路传到了中原。因为‘榴开百子’而成为祝福新婚的礼物,差不多是从北魏才有记载的吧。而在我家乡的更西之地,从大夏流传来的神话,石榴的魔力却另有含义呢……”
被波斯人绝少流露的那一点点怀乡之情触动了,李琅琊垂下眼帘略想了一想,迅速从记忆中找到了线索,一边回想着曾在秘藏文献中看过的异国神话,一边轻轻以吟诵般的语调复述出来:“大夏国和犍陀罗的传说里,石榴又叫‘忘忧果’,吃下去可以忘怀一切烦恼,但和烦恼一起丢失不见的,还有更宝贵的记忆……海岛中的女妖会用石榴引诱过路水手忘记家乡滞留孤岛。不过还有一个更著名的传说:冥府之王爱上了丰饶女神的独生女儿,却因为身处幽冥而无法去地面追求她。所以冥王引诱那女孩吃下了一枚石榴,让她忘却了身世和母亲,坠入黄泉之门不能回到大地。丰饶女神因为思念女儿日夜悲泣,人间也因此草木凋零,丰收无望……”
“——所以石榴还有一个被隐藏、被遗忘的含义,那就是——‘被禁锢的爱情’。”
随着安碧城低声下了结论,两个人一时都沉默无言。茶微微有点冷了,茶盏边缘浮动着水光也仿佛沾染了苦涩的气息。就像那藏在喜庆之果背面的黑暗传说——不祥的礼物、从骗局开始的姻缘、缠绵却又残酷的爱情……
波斯人摇了摇头,似乎想驱散不快的气氛。他顺手把一缕金发缠在手指上绕着圈,回头向着小桌另一端的人打着招呼:“——我说端华大人,我和殿下说了半天,你怎么一句意见都没有呢?你对裴家的怪事是怎么看的?”
(三)
“……呃?我?我没有听清你们说什么……”端华一直半闭着眼好像在养神,安碧城的呼唤一下子把他从半睡半醒的边缘拉了回来,有点错愕地望着两人。红色额发下的大眼睛,不知为何满布着血丝,并没有往日活泼跳跃的神采。
“……你不会是又睡着了吧……”李琅琊神情担忧地看着端华,移近去摸了摸他的额头。回头向安碧城苦笑着解释:“最近是春夏交际时皇城的换防时间,金吾卫很是辛苦呢。端华这几天精神一直不太好……”
端华很意外地没有如往常一样在嘴上逞强,虽然努力睁大眼睛却还是掩不住困意。安碧城看着他醒目的黑眼圈,也忍不住笑了:“反正现在没有什么事,端华大人就在水精阁小睡一会儿吧。何必硬撑呢?”
“唔……”端华含糊无力地答应了一声,当真伸长手脚靠着小桌平躺下来。李琅琊顺手拿了件衣服替他盖上,他忽然翻过身来拉了拉李琅琊的衣襟:“哎……我好像听到你们刚才说什么海底的妖怪啦,夜叉啦……它到底长什么样子?”
“夜叉啊……”李琅琊促狭地眯起了眼,撩起了他披散的一缕红发。“它的样子半鱼半人,肌肉虬结的身体长满了青绿的鳞片。闭上眼睛也能在黑暗的海底视物,睁开眼睛就好像电光迸射。它的獠牙比最凶猛的鲨鱼还利,在水中潜行时又安静又迅捷。不过只有一点跟海中的其他生物不同——它生着火焰一样醒目的红色头发!”
端华被他绘声绘色的形容逗笑了:“说得这么逼真……好像亲眼见过似的……”
“还不是各种古今传说拼凑起来的形象!”李琅琊微微一笑。“佛经里说夜叉是护法的神使,怪谈里说夜叉是食人的妖魔。更吓人的我就不给你讲了,免得你做恶梦——快睡一会儿吧,晚上不是还要去宫中当值吗?”
李琅琊和安碧城好像后来还谈论了许久,絮絮的语声像张催眠的密网,轻柔覆盖了端华的意识。他并不确定自己有没有睡着,只觉得眼前所见的一切从清晰变得飘忽,像隔了一层水波在往外窥看,随着雨打残荷般的涟漪渐渐变得密集,室内交谈的人影、重新燃起的茶烟……都慢慢远去了,光线越来越暗,却又不是那种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暗。萤火般的微光时不时从眼前舞动而过。端华觉得自己好像被什么力量牵引着,以一种缓慢的速度往下坠落。在穿越了长长一段昏黑的旅程后,那起初如同星尘闪烁的微光渐渐明晰起来——那是各种各样奇巧的游鱼,有的在头顶挑出一盏灯似的光点,有的身上的鳞片自行泛出彩光,它们像巡行的飞鸟,在树丛中穿梭嬉游,而那树也是会发光的——堆雪般的白珊瑚、胭脂色的红珊瑚,好像凝固片片霞光的金粉珊瑚……鱼儿引导着端华向珊瑚树海的深处游去,而他心下又是欢喜又是熟稔,在水中自如地摆动着身体,直潜入那光色绚烂的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