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第4/12页)

朱守谦见锦曦目不转睛看着太子,不由得扯了一下她:“非兰,这位是我二皇叔秦王殿下,这是燕王殿下。这是曹国公府的公子李景隆。”

锦曦赶紧收回目光一一见礼。

秦王朱樉面目较瘦,与太子长得极像,锦曦敢肯定他们是一母同胞所生。秦王的目光也如春水一般温柔。

等到目光看向燕王时,锦曦心里打了突,太子与秦王面目和蔼,燕王却是另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果然是龙生九种,各有不同。他才十六岁,身形已见挺拔。看似懒洋洋地站着,却把那双薄薄的单凤眼斜斜飞了过来,眸子里一片冷意,压根儿就没正眼瞧过她。

再瞧向李景隆时,锦曦差点笑出声来。这位曹国公府的大公子一表人才面目清俊,却裹在一身花团锦簇中,腰间光荷包就挂了三个,居然还有阵淡淡的香风袭来,想他父亲曹国公十九岁就驰骋沙场,名扬天下,洪武五年还与父亲一起远征北元威镇大漠,李景隆身上看不出半点将门之后的威风。她算是明白为何朱守谦要说李景隆是浮浪之人了。

秦王与燕王见过了礼,李景隆却笑嘻嘻地还上一礼:“世弟不必太多礼。哦,见过靖江王爷。”

明明是正该见礼的,却被李景隆这般玩世不恭的一礼,朱守谦粗枝大叶又拿他没办法,手一挥:“免了!”

太子笑了笑:“听说守谦这些日子苦练骑射,今天怎么比?”

“殿下,臣弟就不参与了,四弟和守谦景隆年纪相仿,他们去比试吧,臣弟陪殿下看看风景,比试完了吃就成了。”秦王提议道。

太子和秦王都是二十一二岁的人了,与十五六岁的孩子比试也觉得胜之不武,当下笑着答应:“我与秦王观战做评,你们去吧。”说罢与秦王缓步走到营帐前休息等待。

朱守谦看了燕王与李景隆一眼,故意想了半天才说道:“非兰贪玩,咱们二对二吧。”

朱棣懒散地站着没吭声。李景隆“扑哧”笑出声来,他忍住笑指着远处的小山坡道:“那里有十个皮囊,每人十箭,谁射得多为胜!”

“都射中了呢?”朱守谦问道。

李景隆嘿嘿笑道:“放心,我可挡住殿下的箭,让燕王殿下全中!没准儿,还用不着那么多支箭。”

言下之意,他不用十支箭就能把朱守谦的箭全射飞,朱棣自然全中得胜。

朱守谦一愣之后气得跳脚,回头看看锦曦。她正低着头不知想啥,朱守谦对她放心的很。当下翻身上马,挥鞭指着李景隆说:“本王让你输个心服口服。”

四人接过侍卫递过来的弓箭。朱守谦与锦曦分得十支蓝色的箭,朱棣和李景隆是红色的箭。

锦曦把弓往手里一拿,李景隆忍不住笑出声来:“世弟方便开弓么?”

朱守谦与朱棣回身一瞧。那弓竖起来足有四尺长,不过只比锦曦短上一头,她拿着弓的样子怎么看怎么滑稽,都笑了起来。连燕王眸中的那片冷意也融化不少。朱守谦暗暗后悔应该专门为锦曦打造一张小一点的弓,此时后悔也来不及,看着锦曦提着大弓的模样又想笑又担心。

锦曦脸上飞过一抹红晕,心里已暗暗恼怒。脸上却不露声色轻声道:“李世兄不必担心,有表哥在,想必会赢的。”看向朱守谦的目光中就充满了崇拜之意。朱守谦觉得身子骨一下子轻了起来。

锦曦才十四,身材尚未长成,个子矮小,肌肤莹白,粉装玉彻的一个小公子,听她认真无保留地信任着朱守谦,小脸绯红,神情天真,三人心里不由自主的怜爱起来。

朱棣看了眼李景隆,目光一碰两人心领神会,等会儿不让他俩输得太难看就是了。

朱守谦再一次忘记曾被锦曦摔翻在地的狼狈,拍拍胸口道:“非兰跟着我,看哥哥怎么赢他们的。”

锦曦又是腼腆一笑。

春日的阳光洒在山地上,视野开阔,远处小山坡微微隆起,上面竖起十根木桩,吊着十个皮囊。

“驾!”四人齐喝拍马往前冲去。

朱棣生于乱世军中,跨下之马是千里名驹。朱守谦一心要赢,带来的马也非凡品,急冲之下,堪堪只落后朱棣一个马头。

离山坡三百尺,朱棣已张弓搭箭射向坡上悬挂的皮囊。锦曦看得分明,这一箭远在三百尺外,却气势如虹。她还不及反应,一只皮囊已然落地。